據歐委會近期分析報告稱,2011年與1999年相比,歐盟蔬菜、水果出口年增速為8.2%,進口增速為4.5%,總規模呈穩定增長態勢。該分析報告針對熱帶水果、其他新鮮水果、堅果、加工水果、土豆、其他蔬菜、加工蔬菜等進行分析,主要結論包括:
(一)貿易平衡未見明顯改善
盡管其他蔬菜、加工蔬菜的貿易平衡保持穩定或略為改善,但由于熱帶水果特別是香蕉、菠蘿的逆差擴大,使得蔬菜水果總體貿易逆差呈上升趨勢,從1999年87億歐元上升至2011年的119億歐元,貿易逆差最高時為2008年的129億歐元。其中加工水果、果汁等進口增長迅速,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逆差趨于擴大。新鮮蔬菜的貿易總額增長了一倍,其中2007年進口額曾高達22億歐元,2011年才漸趨平衡。
(二)貿易品種相對集中
根據2009-2011年的平均數據,新鮮蔬菜中,西紅柿、豆類、甜椒等占進口總量的50%,而土豆、西紅柿、洋蔥、甜椒等占出口總量的63%;加工蔬菜中,西紅柿、蘑菇以及蘆筍等占進口總量的45%,而西紅柿、土豆更占出口總量的60%;新鮮水果與堅果中,香蕉、菠蘿、葡萄、蘋果、杏仁等為進口主要品種,占47%,而蘋果、梨為歐盟水果出口的主力軍,占31%;加工水果中,腌制水果與橙汁占進口總量的55%,而果汁、果醬等占出口總量的58%。
(三)貿易市場呈多樣化
俄羅斯、瑞士、美國、挪威、日本、烏克蘭、澳大利亞及沙特阿拉伯為歐盟蔬菜水果的主要出口目的地,而土耳其、美國、巴西、南非、哥斯達黎加、智利、中國以及摩洛哥等為歐盟進口主要貿易伙伴。部分國家既是歐盟的貿易伙伴,也是其不可忽視的出口競爭對手,如土耳其、中國等。中國在歐盟蔬菜水果市場上表現突出,總額增長迅速并一直保持大量順差。與此同時,如歐盟重要出口市場的俄羅斯,歐盟市場份額正受到中國、土耳其等競爭對手的擠壓。在美國蘋果汁市場上,歐盟的份額也在萎縮,而中國的貿易份額卻在急劇上升。(王凱園)
來源:商務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