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祥:
美國的天災只是國際資本炒作糧價的最初一步,只要中印等國大規模在國際市場上開始進口行動時,就將落實他們苦心營造的漲價預期,轉而利用“中印出手搶糧”實現抬升糧價的目的,賺取更大利益。
聶鳳英:
從國內生產情況來看,多年來我們有糧食儲備機制,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應該不會出現糧價和相關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
美國大旱令全球糧食市場的神經再度繃緊。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預警,最近三個月來,全球玉米價格上漲23%,小麥價格上漲19%,與之對應的奶制品、肉制品價格指數已經接近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時的水平。全球有再次出現新一輪糧食危機的風險。
受此影響,國際市場玉米、大豆等期貨價格持續上漲,農產品牛市愈演愈烈。這是一場由基本面主導的牛市,還是資本炒作使然?2008年的那場糧食危機真的會重演嗎?有著糧食產量“九連增”的中國,是否能獨善其身?基于以上疑問,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聶鳳英。⊙記者 梁敏 李雁爭 ○編輯 龔維松
勿將糧食結構性短缺
等同于總量減產
上海證券報:美國農業部日前發布權威報告稱,半個世紀來最嚴重的旱災可能使美國玉米和大豆減產幅度高于預期,處于異常低水準的庫存將難以得到補充。此外,俄羅斯、加拿大等糧食主產國都釋放了“糧食減產”的信號。這種短缺會成為既成事實嗎?2008年的那場糧食危機會重演嗎?
聶鳳英:目前,美國的旱情在加劇。據美國最新監測顯示,全國1/3以上的土地都還在遭受嚴重干旱,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中、西部地區。美國遭遇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嚴重干旱,已經導致糧食價格上漲,美國玉米期貨價格上漲超過50%,而且對全球糧食供應短缺的影響正在加大。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