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因此俄羅斯糧食收成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世界糧食市場的走向,特別是小麥的價格。今年俄羅斯遭遇異常干旱的天氣,導致糧食產量預期下調。
2010年夏天,俄羅斯曾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續高溫干旱天氣,致使當年糧食產量下降37%,俄政府不得不頒布禁止糧食出口的禁令,從而直接帶動了全球小麥價格大漲。今年俄羅斯又遭遇了異常干旱的天氣,南方地區還遭遇了暴雨和冰雹。截止7月底的統計,全俄共有16個聯邦主體遭受旱災、水災甚至是蝗蟲的侵襲,受災耕地面積440萬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5%至6%。俄農業部官員近期表示,鑒于此有可能下調俄羅斯今年糧食產量預期至8000-8500萬噸。而就在今年年初,俄農業部還曾預計糧食產量將維持去年的9400萬噸。
糧食的減產導致今年7月以來俄羅斯國內特別是南方地區小麥價格飛漲,并由此引發相關食品價格的上揚。針對這些問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7月底就責成農業部盡快制定出支持農業生產者、防止糧價暴漲的一攬子措施。他還要求農業部在9月1日前每周至少召開兩次專題會議,與各聯邦主體權力執行機關討論應對旱情問題。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俄羅斯政府應對干旱和糧價上漲的措施有三種:首先是對糧價進行干預;其次是資金補貼;第三是在必要情況下延長用于采購農業設備的貸款期限。
雖然形勢嚴峻,但俄農業部官員仍舊認為,今年俄國內糧食需求不會超過7000萬噸,再加上有充足的糧食儲備,因此完全有能力滿足國內需求,所以目前暫時無需采取提高出口關稅、禁止糧食出口等調控措施。
來源:國際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