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發布的每周一期的美國干旱監測圖顯示,處于非常干旱和極度干旱(最高的兩個干旱級別)的地區面積擴大到占美國本土面積的24.14%,比前一周增加近兩個百分點。截至7日,美國干旱地區的總面積下降了略微超過1個百分點,為78.14%。外媒稱,美國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干旱,中西部各州的極度干旱形勢仍在惡化,這些州是世界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產區。
據美聯社報道,今年7月份是美國大陸(不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有歷史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這對全球糧價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在9日發布的月度價格報告中稱,干旱氣候對全球糧價急劇上漲起到一定作用,而此前糧價已連續三個月下降。
英國慈善機構樂施會在聯合國報告出臺前夕發表研究報告稱,美國是世界玉米、大豆和小麥的主要出口國,糧價上漲的影響預計將在整個國際市場有所體現,波及貧窮的糧食進口國。樂施會警告說,因為糧價上漲,“世界最貧窮的國家將有無數人面臨滅頂之災”。
報道指出,玉米、小麥、大豆和糖的價格上漲。糧農組織說,7月份的食品價格指數上漲了6個百分點,但仍遠低于2011年2月時的峰值。該指數衡量谷物、油類和脂肪、肉類、乳制品和糖等一籃子食品的月度價格變化,被視為跟蹤市場波動和價格趨勢的基準指數。
路透社稱,2007年和2008年,高油價、對生物燃料的更多使用、壞天氣、高漲的谷物期貨市場以及限制性的出口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推高了糧價,并在埃及、喀麥隆和海地等國激起暴力抗議。
報道指出,與當時由需求推動的價格暴漲不同,當前的糧價上漲主要由影響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嚴重旱災造成。美國農業部上個月把玉米產量預期下調了12%。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2月交付的玉米期貨價格自6月中旬以來已經上漲超過60%,目前達到每蒲式耳近8.3美元的歷史新高。
報道稱,美國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已經使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大幅減產。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人們提防4年前加劇糧食價格上漲的出口禁令、關稅和搶購潮的再度出現。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