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報告,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非食品價格上漲1.5%。1至7月全國cpi同比平均上漲3.1%。這也是兩年半來cpi首次跌破2%。據測算,在7月份1.8%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9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9個百分點。
食品價格依舊成為拉動cpi的因素。廈門近來的菜價則與此呼應,由于臺風和高溫影響,近來廈門菜價也小幅提高。
“空心菜都要近3元一斤了,太夸張了。”在嘉禾路某大型超市,正在買菜的王阿姨抱怨道,從7月中旬開始菜價就好像漲起來了。“6月份的時候,感覺還有不少2元以下的菜,現在都看不到了。”王阿姨的感受也反映了市場菜價的變化。在馬垅菜市場的一位攤主小張則告訴記者,7月下旬,強臺風“韋森特”為廈門帶來了大風的同時,也帶來了強降雨,蔬菜種植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菜價也連夜上漲。臺風過后,馬上迎來了高溫天氣,受高溫高濕的雙重影響,菜價自然就上漲了。
雖然目前正值蔬菜供應旺季,但夏季天氣多變,高溫、暴雨以及大風等天氣對蔬菜來說幾乎是劫難。臺風“韋森特”過后,又出現了“蘇拉”和“達維”雙臺風的襲擊,“海葵”緊隨其后,惡劣的天氣為沿海地區帶來了狂風暴雨。受此影響,菜地被淹、蔬菜倒伏情況嚴重,市場供應量大幅降低,供需失衡,菜價自然水漲船高。“目前菜價較去年同期偏高,不排除菜商趁惡劣天氣肆意提價的情況。”超市采購人員說道,由于近期極端天氣頻發,蔬菜供應恐出現一段時間的“空缺期”,預計8月份菜價很可能會繼續上漲。
來源:搜狐焦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