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玉米、大豆之后,紅茶茶葉成為又一個受天氣影響而價格飛漲的國際農產品。
8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受天氣因素影響,一些最重要產茶國的歉收影響了供應,紅茶茶葉價格跳漲至兩年半高點。
高端品種的漲勢尤其猛。英國《金融時報》稱,自今年年初以來,最高等級紅茶一級碎白毫(bp1)的批發價格已飆升41%,7月超過每千克4美元。這一水平以前僅在2009年末出現過一次,當時價格達到5.45美元。
零售商會轉嫁成本?
與咖啡不同,紅茶茶葉不在期貨交易所交易,而是在東非第一大港——肯尼亞蒙巴薩每周舉行的拍賣會上進行現貨交易。
英國《金融時報》稱,天氣干燥、雨水少及霜凍影響了紅茶最大出口國肯尼亞的茶葉產量。根據肯尼亞茶葉管理委員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肯尼亞紅茶茶葉產量為15.8萬噸,較2011年減少11.3%。
其他兩個主要紅茶茶葉出口國——印度和斯里蘭卡因降雨不足,也已調低產量預期。聯合國糧農組織政府間茶葉小組秘書長常愷松判斷,印度和斯里蘭卡的紅茶茶葉產量可能會比去年減少5%~10%。
交易商們預計,鑒于最近幾個月最大紅茶茶葉進口國——俄羅斯、英國、巴基斯坦和中東國家——增加了庫存,紅茶茶葉價格將短暫休整一番,到冬季將再次上漲。
“(紅茶茶葉價格上漲)對零售價格會造成一些影響,但在零售領域,各種飲料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常愷松告訴英國金融時報,零售商不太可能將全部漲幅轉嫁給消費者。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師的話稱,開羅甜茶、倫敦奶茶以及洛杉磯冰茶的飲用者們將感受到紅茶茶葉價格上漲的影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較貧窮國家的喝茶愛好者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嚴重,“這些地方的零售商利潤率低于西方”。
中國傳導效應
至于對中國的影響,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鄭宇潔認為,中國加入wto以后,茶葉屬于開放商品。如果國際紅茶茶葉價格持續飆升,將會傳導至中國市場。
也有專家認為,與玉米、大豆受制于人的情況不同,中國目前仍是主要茶葉出口國之一,年產量達到160萬噸,其中只有30萬噸用于出口,即便可能出現價格傳導,這種傳導效應微乎其微。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茶葉分會副秘書長孫宇就是持此類觀點者。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