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華盛頓電(記者樊宇 蔣旭峰)世界銀行30日說,根據目前的產量預測,全球主要糧食品種供應將不會出現實際短缺,但由于庫存較低且未來產量將受到天氣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將更容易波動,世行對此已做好應對準備。
世行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受美國的異常干旱天氣,歐洲一些國家持續降雨,而俄羅斯、印度等產糧國降雨不足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出現上漲。糧價波動造成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對糧食安全構成威脅,還打擊了農業方面的投資熱情。
世行認為,盡管很多谷物價格明顯上漲,但目前情況不同于2008年出現的危機。2008年,大米和小麥價格漲幅最為明顯,而今年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非大米類谷物上,包括小麥、玉米和大豆。自6月中旬以來,小麥價格已上漲超過50%,玉米價格漲幅超過45%,大豆價格自6月初以來上漲接近30%,與去年年底相比上漲近60%。
世行指出,目前大米價格升高,但現有庫存水平適度。而且目前原油、肥料和國際貨運價格均低于2008年,這將有助于降低糧食進口和下一季糧食種植成本。
世行表示,一旦情況升級,世行將通過增加農業投資、提供政策建議和快速通道融資等方法為成員國提供幫助。此外,世行還將與聯合國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合作,以提高糧食市場透明度,并幫助成員國政府及時對全球糧價上漲作出政策響應。
世行行長金墉說,糧價上漲將影響到眾多家庭的生活,世行正密切關注糧價,以幫助政府制定適當政策。短期內,學校供餐計劃、現金轉移支付等措施將有助于緩解貧困家庭壓力;中長期來看,貧窮國家需要有效和穩定的政策以及持續的農業投資,不能讓短期的糧食價格上漲對世界最貧困和最弱勢的人群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根據世行統計,目前全世界有大約10億饑荒人口,其中超過60%為女性,而全球兒童死亡三分之一是因為營養不良。
來源:新華社信息
來源:新華社信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