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燃料公司
尚未與中國公司有實質性合作
昨日,有媒體報道稱,7月中旬左右,2000噸產自上海的廢棄油就將開始它們的“飛天之旅”,在通過報關等手續后,這些油將被荷蘭航空的技術人員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飛機使用。針對這一消息,生產生物燃料的荷蘭skynrg公司總部工作人員昨天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表示,目前,該公司還未與任何一家中國公司有實質性合作,“我們僅是和一些中國公司及合作伙伴簽署了意向書,我們與所有簽署了意向書的中國公司都有協議,在簽合同之前不對外披露信息。這里面(指報道)很多信息都不準確,但他們并沒有跟我們核對過。”skynrg公司中國事務經理劉疏桐向本報記者表示。
中國“地溝油”
能否成生物航油原料?
本周一,本報曾報道中國“地溝油”暫不能上天的原因。中國“地溝油”到底能否成為生物航油原料呢?skynrg公司首席執行官德克向本報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該公司就在中國采集了很多“地溝油”樣品用于測試其性能。據悉,這些樣品在實驗室的測試初期結果很不錯,但并沒有進行過試飛測試。
據德克介紹,并非所有收集的“地溝油”都可以直接成為生物航油的原料。為了生產生物航油,“地溝油”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經初步測試顯示,中國的地溝油樣品性能不錯,可以作為生物燃料的原料。不過,地溝油必須要先過濾和進行預處理,至少達到以下標準,才能最終成為生物噴氣機燃油的原料。如游離脂肪酸:最大誤差率為5%;預處理后的“地溝油”中的水分、雜質含量不超過1%;同時含硫量不能超過15ppm。
據德克介紹,在美國和歐洲,廢棄烹飪油相對容易收集。大多數所謂“地溝油”都是煎炸用油,成分相對純一些。因為中國的飲食文化,通常廚房里都是把所有的垃圾混在一起,因此“地溝油”的含水量相當高。
“要想用中國的‘地溝油為原料生產生物噴氣機燃料,首先必須要對這些‘地溝油采取過濾、萃取等預處理方式。”德克對此解釋。
20多家航空公司
采用生物航油進行試飛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高油價以及油價的不確定性,已成為航空公司最主要的金融風險。航油價格已經是航空公司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考慮到未來油價可能會進一步上漲,航空公司早已開始著手尋找可替代傳統航油的新燃料。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