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顧鑫
由于中國過度依賴國際大豆市場,而美國又是全球重要的大豆倉庫,令人捉摸不定的美國天氣正在左右著國內豆類市場。在經歷一波瘋漲之后,豆類價格在迷霧中前行。分析師認為,未來走勢要看美國農業部出臺的最新報告,9月份收割結果出來前都是豆類“炒作季”。
有消息稱,美國中西部受干旱襲擊的部分地區可能將迎來降雨,這無疑對多頭形成打擊。分析師認為,短期肯定會存在波動,如果最終確實減產嚴重,豆類價格還將繼續上漲。下游壓榨行業當前利潤情況已經在好轉,但預計行業整體上半年依然虧損。
瘋狂的大豆
美國天氣干旱帶來的大豆減產預期直接影響到了國內市場。銀河期貨分析師梁勇表示,如果干旱導致的減產情況嚴重,豆類價格可能還將繼續上漲。
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自6月初到7月10日,芝加哥大豆主力合約漲幅在14%以上;其中最高值出現在7月9日的1547.6美分/蒲式耳。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蘭蘭表示,自6月中旬到本周為止,美國天氣干旱的消息已經影響了國際市場,如此長期炒作天氣因素造就的漲勢,確實讓人感到膽戰心驚。
從數據看,市場炒作并非沒有事實依據,干旱天氣確實影響到了大豆的生長。光大期貨分析師表示,截至7月8日,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由上周的45%迅速下降為40%,連續兩周出現單周下滑5-8個百分點的優良率大幅調整,單產下降憂慮加劇。
國際大豆市場的波動已經傳導至國內。張蘭蘭表示,6月下旬之前,國內港口大豆分銷價延續低位震蕩,市場成交不佳;在外盤持續走高的帶動下,港口分銷價開始上升,其中6月底,個別港口分銷價由4180元/噸的低位上漲至4300元/噸,隨后漲價的第二周攀升至4450元/噸,到本周為止市場連漲三周,港口分銷價達到4500元/噸。
中國的市場需求似乎將對大豆價格形成支撐。業內預測稱,今年中國進口大豆將達到7220萬噸,比去年高出900萬噸。未來1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還將進一步攀升,2013年中國進口大豆將達到8710萬噸,到2020年將攀升至1.25億噸。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