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亞運村的華堂超市里,兩個冷柜里擺放著進口的澳洲牛肉。不過,要讓這些“遠道而來”的牛肉,在中國消費者餐桌上和在澳大利亞消費者餐桌上具有同樣的質量,確實不易。
在北京亞運村的華堂超市中,兩個冷柜里擺放著進口的澳洲牛肉。這些牛肉來自于澳大利亞最大野生肉牛牧場企業澳牛集團(cpc,consolidatedpastoralcompany)。
澳牛集團1983年成立,自此從西澳大利亞開始戰略性發展,積極向東南亞以及本地市場提供高品質的肉牛和牛肉制品。時至今日,該公司已成為澳大利亞占地第二大的牛肉生產商,擁有約40萬頭肉牛,同時掌握著澳大利亞北領地、西澳大利亞和昆士蘭的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2009年,歐洲大型私募基金泰豐資本收購了cpc公司93%的股權。今年,泰豐資本開始與北京澳德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合作,為cpc公司的牛肉進入中國市場展開運作。
不過,要讓這些“遠道而來”的牛肉,在中國消費者餐桌上和在澳大利亞消費者餐桌上具有同樣的質量,確實不易。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泰豐資本和北京澳德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一直在努力。
源頭可控正尋伙伴
質量一直是cpc引以為傲的資本。相當于中國面積1%的牧場,水草豐美,為肉牛的野生放養提供了絕佳的生態環境。同時,cpc牧場中的肉牛全部采用閹割飼養技術,兩至三年的飼養周期和國際最高標準化的屠宰流程,為用戶提供美味、柔嫩多汁、高營養價值、真正純天然的最高品質牛肉。
cpc首席執行官馬克·埃文(markirwin)介紹,澳大利亞從未出現過瘋牛病、口蹄疫等病例;早在上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就已經消除了牛的結核病。這些都保證了澳大利亞牛肉的安全性。
對于牛的健康,cpc會將牧場圈成若干塊,每一塊設有取水點。由于水源是最容易導致疾病發生的,所以cpc每天都會對取水點進行檢查,以確保水源未被污染。同時,cpc每隔幾個月就會對牛進行檢查,根據牛的年齡進行抽血、注射疫苗等。
除自然條件外,在屠宰環節cpc也嚴格遵守澳大利亞政府的相關規定,以確保所有紅肉產品都符合最高的安全及衛生標準。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