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旱災影響,俄羅斯糧食面臨減產,再加上國際市場糧價上揚波及俄羅斯國內市場,近期俄國內糧價不斷攀高。不過,俄政府認為,目前因災受損情況尚不明確,不必采取調控措施干預糧價。
災害導致減產
去年冬天的嚴寒、今春的干旱和火災,加上近期的高溫和洪災,俄羅斯農業生產備受災害侵擾。俄羅斯糧食聯盟主席茲洛切夫斯基說,總體來看,去年冬天至今,“天公不作美”,對俄農業生產不利,寒冬影響了秋播作物的收成,而近期出現的旱情更是對糧食收成造成很大影響。
根據俄農業部的最新數據,今年有超過20個聯邦主體先后遭遇旱災,截至7月16日,仍有9個地區受旱災困擾,其中5個地區維持緊急狀態,另有4個地區準備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部分糧食主產區遭遇旱情襲擊,將導致糧食歉收。高溫干旱還帶來了蝗蟲等病蟲害。據初步測算,遭受旱災的農作物種植面積約為150萬公頃。羅斯托夫州、卡爾梅克共和國等地區的農業部門均預測,今年糧食產量將下降三到四成。此外,近期在俄糧食主產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出現的洪災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和財產損失,對當地農業生產也帶來消極影響。
鑒于以上情況,俄羅斯農業部已將今年糧食產量預期從原先的9400萬噸下調至8500萬噸。茲洛切夫斯基透露,如果天氣情況沒有好轉,不排除俄政府繼續下調糧食產量預期的可能。
糧價持續走高
按照俄羅斯農業部的統計,截至7月16日,俄羅斯已完成收割面積550萬公頃,約占總種植面積的12%,目前收獲的1370萬噸糧食中包括1170萬噸小麥(2515,-16.00,-0.63%)。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的單產比去年和2010年都要低,有些地區的單產可能比常年低四成。
在此背景下,俄國內市場糧食價格近期呈現快速上漲趨勢。7月的頭一周,三級小麥價格每噸上漲600盧布(約合120元人民幣),達到7750盧布(約合1550元人民幣)。而在主要面向海外出口的俄南部產糧區,價格上漲趨勢更為迅猛,四級小麥的價格已接近每噸9000盧布(約合1800元人民幣)。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