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認為,干旱帶來的供求關系變化是推漲糧價的導火索,而細分行業如養殖、植物壓榨油行業,也將受到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本報記者桂小筍
因美國干旱導致的糧食減產正在展現出蝴蝶效應。
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顯示,受此信息影響,多種農作物期貨價格指數開始急劇上漲,對于糧食生產企業而言,供需變化催漲的價格無疑是個重大利好;而另一方面,分析師及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認為,植物油加工及農產品加工企業,將因此直面原材料成本壓力。
谷物價格環比上漲22.23%
來自東方艾格的數據顯示,7月11日,國際谷物綜合指數為303美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22.23%,較上年同期上漲4.26%,較2010年同期上漲66.31%,此項數字已接近2010年俄羅斯旱災之后的2011年最高位水平。
全球同此涼熱,由于干旱,糧食價格或將因此提升已是業界爭論不休的事實。中投顧問農林漁業研究員宋杰凝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干旱減產導致供求關系生變,引發價格上漲是必然,而相關企業受益的同時,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成本壓力將因此加大。
本報記者聯系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欲咨詢相關事宜,遺憾的是,至截稿,對方未予回復。
綜合媒體此前報道可以看出,美國目前經歷的旱情嚴重程度為1956年以來之最,干旱規模擴及美國本土過半地區,其中,干旱波及18個主要玉米種植州,三成玉米地狀況堪憂。受此影響,玉米產量預計將大幅下降。
這一消息成了糧食市場出現波動的導火索,多地區玉米市值出現上漲,有券商研報介紹稱,目前玉米、小麥和大豆期貨距離5月以來的低點漲幅分別達38%、36.5%和23%。
細分品種來看,玉米上漲幅度明顯,東方艾格數據顯示,其較上月同期上漲26.7%,較上年同期上漲3.3%,較2010年同期漲幅超過100%。此外,小麥漲幅也非常驚人,較上月同期上漲31.1%。
推漲國內糧價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