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17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今天(17日),《朝日新聞》大篇幅報道了一種魚——鰻魚的命運。這條魚不簡單,它關系著中國養殖戶的收成,關系著日本人的餐桌,還關系著大洋彼岸美國人所謂的動物保護。
日本人有吃鰻魚的傳統,但近年來日本國內鰻魚幼苗大量減少。例如在日本鰻魚養殖戶集中的愛知縣西尾市一色町,那里已經連續3年無魚可捕。現在日本鰻魚的供應大多來自中國廣東。如今有關動物保護的《華盛頓條約》即將通過限制鰻魚國際貿易的條款,消息一出,愛吃鰻魚日本民眾十分震驚,紛紛要求政府給出說法及應對。
在中國一些城市,吉野家快餐店的鰻魚飯也很受歡迎。據了解,日本人鰻魚的食材大多來自中國,現在日本人很糾結,一旦華盛頓條約通過,他們就可能吃不上鰻魚了。日本觀察員葉千榮介紹了中日間鰻魚貿易的相關背景。
葉千榮:中國臺灣、福建、廣東有很多鰻魚的養殖基地和企業,每年向日本出口約5萬噸鰻魚,幾乎占日本總消費量的一半。這當中20%是歐洲鰻魚,80%是所謂日本鰻魚。但在2007年歐盟首先公布了保護歐洲鰻魚的規定,此后這一規定又在華盛頓條約締結國會議上得到通過,從而使經由中國養殖出口到日本的歐洲鰻魚成為限制對象。這一次美國又考慮將美國鰻魚和其他種類的鰻魚也作為限制對象,不僅活魚而且燒烤加工后的鰻魚都將受到限制,這樣對于日本、對于中國的企業都將受到相當大的打擊。這是朝日新聞相當震驚的原因,今天第一版、第二版都有詳細的報道。
在一般的國際事務上,美國和日本經常站在同一個戰壕,但是在鰻魚貿易的問題上,中日卻一直是同心協力的。葉千榮認為,中日應該爭取更多國家反對美國提出動議。
葉千榮:下屆華盛頓條約的締結國年會將于明年3月在泰國召開,按照章程規定,有2/3以上投票國贊成即可通過對現行規定的修改。美國這次是否會在明年3月的會議上提交修改動議尚未成定局,2001年美國曾經計劃,但是由于美國國內業主自身的反對而未能提交。但現在美國強調,由于歐洲鰻魚被限制了,大家都紛紛涌到美國鰻魚和其他鰻魚中來,使捕獲量大為增加,對動物的命運帶來很大影響,因此要對其保護。
對此,中日雙方會盡可能爭取說服、取得其他國家的共識,共同反對美國提出動議。另外就是要求美國在動議中把美國鰻魚作為限制對象,而不要擴大到中日間的貿易對象。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