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廣西北海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了解到,上半年,北海市以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特色水產業,促進了漁業經濟良好發展。上半年,全市水產品總量45萬多噸,比增4.92%。
南美白對蝦金鯧魚行情看漲
南美白對蝦價格今年以來一路走高,近期30-40元/公斤,隨著加工廠開始開工,預計價格還會上揚;金鯧魚價格較去年可觀,規格0.5公斤以上的28-30元/公斤;大蠔、文蛤等貝類價格處變不驚,大蠔4.4-4.8元/公斤左右,文蛤8-10元/公斤。
其他品種如大彈涂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龜、鱉等產品價格同比略有上升。
池塘改造效果好
去冬以來,全市對蝦、羅非魚池塘改造1.3萬畝,其中現代農業優勢水產品羅非魚項目池塘標準化改造0.47萬畝。池塘改造后,池塘深度由原來的1.7米以下增加到2.5米以上,單產量增加50%以上,畝產值增加57%,畝利潤增加60%,節約土地資源30%;池塘改造促進了休閑漁業發展,改善了池塘生態環境,提高了產品質量安全,提升了水產養殖業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
外海生產效益佳
由于傳統生產的北部灣漁場因中越劃界被壓縮,捕撈資源壓力大,漁民為尋求發展,紛紛創造條件赴南沙生產,更主要是中國漁政船開展伴隨護漁,維護了我南沙生產漁船的合法權益和漁民生命財產安全,使南沙作業漁船明顯增多、生產效益明顯提高。今年以來,我市赴南沙的漁船捕撈量達3000多噸,每艘船每航次利潤10萬元左右,部分燈光漁船也加入南沙生產行列并獲得了好于拖網的效益。
大馬力漁船在西沙生產每航漁業產值15-20萬元。漁船更新改造效益好。今年以來,我市技術更新改造漁船10艘,漁船更新改造以大功率鋼殼船為主,改造后增加抗風浪能力,增加柴油和魚貨承載量,普遍取得較好效益。
優勢特色養殖升溫
南美白對蝦養殖升溫。由于上半年風調雨順、市場看好、蝦苗質量好、病害少等有利因素,刺激了農民養蝦積極性,養殖戶增加資金投入,進行徹底清淤或改造,去冬以來,不同程度改造蝦塘1.7萬畝,普遍增加放苗量30-40%,部分有條件的魚塘第一造改養對蝦。
來源:北海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