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歐盟氣候變化行動計劃(eccp)、德國家能源效率行動計劃(eeap)、德能源與氣候一攬子計劃(iecp)三大成套政策框架,共同主導促進德國經濟低碳轉型。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生態稅等能效措施表現出明顯促進效果。德經濟低碳轉型成就持久而顯著,主要體現在能耗和碳排放總量、經濟碳密度等持續下降。德低碳轉型經歷對我國具有啟示和借鑒意義。
一、三大政府中長期行動計劃起主導作用
歐盟氣候變化行動計劃、德國國家能源效率行動計劃、德國能源與氣候一攬子計劃等三大成套政策框架,共同提供強力政策支持。需注意,在這些計劃實施前,有的節能減排措施已在推行,這些計劃框架提出后,以前已開展舉措被繼續納入到框架之中。
(一)歐盟氣候變化行動計劃(eccp)。歐盟委員會2000年開始實施歐盟氣候變化行動計劃(eccp),其中2000~2004年為第一期。該計劃致力于形成系列政策措施,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保證歐盟按《京都議定書》要求實現減排目標:至2012年(原)歐盟15成員國相比1990年溫室氣體排放減少8%。eccp和歐盟第6期環境行動計劃(2002~2012年),在目標和內容方面有重合之處。第一期eccp實施后,到2003年,當時歐盟25國都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比基準年(大部分為1990)減少8%或更多。2005年10月,歐盟委員會發起第二期eccp,目前第二期計劃仍處實施階段。連同第一期在內,歐委會將eccp已經和正在實施的措施分歸到交叉減排、能源供應、能源需求、運輸、包括廢棄物管理在內的工業、農業林業、研究和開發(r&d)、結構和團結基金等8個類別之中(各類別具體措施參看附錄)。
(二)德國國家能源效率行動計劃(eeap)。為貫徹歐盟“能源最終使用效率和能源服務”指令(2006/32/ec),
來源:中國駐德國使館經商參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