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毒蘋果”產品質量追溯大有可為
食品安全雖然老生常談,但依然殺傷力巨大——以至于山東“毒蘋果”的出現,重新震撼著大眾“敏感異常”的神經,加之眾多媒體報道上的“你知我知,唯有消費者不知”這樣觸目驚心的標題,消費者可謂是談蘋果色變,甚至大量消費者打算近期不食用蘋果。
這已不是新聞。在近年來“地溝油”“爛皮鞋”等事件的催發下,脆弱的國人已經開始采取“因噎廢食”的態度來應對食品安全問題,這不僅將損害我們的健康,更多的則會毀掉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甚至是一個產業。難道我們連蘋果都治不了嗎?幾個有害的蘋果袋和一小部分違法亂紀的果農,就會讓我們談蘋果色變,甚至影響整個山東蘋果之鄉的美譽嗎?
邁出解決毒蘋果的第一步
煙臺部分地區的“毒蘋果”事件讓我們感慨,如此囂張的行為,難道就沒有解決之道嗎?記者采訪了致力于物聯網技術的愛創科技公司,其負責人表示:“這種“毒蘋果”現象將來隨著我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建立,有可能在技術層面徹底杜絕。以愛創科技研發的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為例,通過追溯碼的靈活應用,可以讓消費者掌握所購產品的詳細生產銷售信息,從而對每一瓶啤酒、每一袋牛奶、每一盒藥品都可以買的明白,吃的放心。”
當然,必須要先從技術上實現!這才成為制度性和規范性解決這一問題的第一步。在面對整個煙臺動輒每年300余萬噸的蘋果產量,如果沒有一個完善、成熟的機制和過硬的技術,如何能夠保障食品的安全?
據我國物聯網專家表示,對于數量基數龐大的食品進行安全管理,只有建立一個龐大的物聯網平臺,也就是所說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平臺”,才可以監控所有蘋果的生長過程,并做到有的放矢、追本溯源的安全管理。
假如讓毒蘋果都有安全追溯碼
假如每一個蘋果都有了安全追溯碼,就等于每一個蘋果都有了一張獨屬自己的身份證,憑借此信息,廠商可以追查蘋果的產地、果農信息、運輸過程以及銷售場所,甚至可以了解到蘋果賣到了哪里。
來源:第一食品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