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能夠成為歐洲的“救世主”?至少目前來看,投資者依然會選擇德國資產作為“避風港”。
北京時間昨日(7月4日)下午,德國拍賣40億歐元五年期中期國債,平均收益率為0.52%,認購倍數達到2.7倍,獲得投標規模為90.08億歐元。德國此次國債拍賣,較前一次拍賣的認購倍數有所提升,這意味著目前德國國債仍然存在較大的需求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的中期國債拍賣的同時,德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自6月19日以來首次跌破零,盤中一度跌10個基點,到-0.03%。近期,西班牙、法國等都在計劃進行國債拍賣以獲得資金,但是隨著與德國國債收益率利差的拉大,這條道路被認為會變得艱難。市場則認為,今日歐洲央行議息日降息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此舉可為西班牙等深陷危機國家的銀行帶來較低成本的融資。
德債收益率跌破零
“德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零,實際上意味著,這只國債本身已經失去了投資價值,投資者到期并沒有收益可言,甚至還要付出成本。但是,投資者還可以進行"低買高賣"來獲取收益。”國內某海外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
跌破零的國債收益,意味著投資者的悲觀情緒正在進一步加大。這些深陷歐債危機的投資者們,似乎愿意以較小的損失來替代購買西班牙、希臘等國債會帶來的更大損失。
從德國五年期債券的拍賣結果可以看出,投資者對德國債券依然有相當濃烈的避險情緒。不過,對德國這個歐洲“救世主”的質疑普遍存在。法國資產管理公司認為,德國未來在歐元危機解決方案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其避風港地位。
markit與德國聯邦采購物流協會(bme)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德國6月服務業pmi意外停滯。德國6月服務業終值下修至49.9,低于50的枯榮線,該預測以及初值為50.3,5月該數據為51.8。同時,德國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45.0,以較快的速度萎縮。市場認為這暗示了德國經濟正在放緩的趨勢。
國債拍賣難成救贖路徑
上周五歐盟峰會之后,歐洲各國也開始國債拍賣救贖路徑的探索。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