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2021年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7家陶企宣告破產,其中,廣東數量最多,共有9家陶企宣告破產,4月20日-4月26期間,1周便有4家陶企“倒下”;其次為江西,合計有3家陶企破產,四川、廣西、河南、河北等各有1家。
5家破產陶企多次失信,涉案金額累計8592.16萬元
絕大多數破產陶企都背負著大量債務,如成立于1994年的佛山市三水區時美彩瓷磚廠,截至2021年3月30日,經查明,該廠企業賬面資產總額為2268.93萬元,其中應收債權569.42萬元,長期股權投資為1699.14萬元,被投資單位為誠達彩瓷磚有限公司已終結破產程序,無法收回,債權總額225.93萬元。
5月17日,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認為該陶瓷廠缺乏清償能力,且沒有重整、和解的可能性,宣告該廠破產。
企查查顯示,17家破產陶企中有5家陶企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涉案金額合計達8592.16萬元,失信原因多為拖欠貨款、金融借款等,其中次數最多的為新興縣永麗陶瓷有限公司,共有19次失信被執行記錄。
申請破產的陶企除拖欠材料商貨款外,還有加工商成為被拖欠對象。如新興縣永麗陶瓷有限公司涉及的一案:2019年,有一加工商與其簽訂合同,承包了3條300×600規格生產線磨邊分級后的工序(成品打包、蓋章、碼托扎帶工序等),永麗陶瓷承諾該加工商日均產量2.2萬㎡。而當該加工商斥資148萬元購買萬設備的2個月后,永麗公司先后由于窯爐滾棒斷裂、瓷磚被查封、拖欠工資被強制執行后一直處于停工停產狀態。
2020年1月10日,該加工商以請求與被告永麗公司、德億公司解除承包協議并賠償損失為由訴至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最終法院判決該陶瓷廠支付停產承包費損失47.83萬元并準予接觸承包合同。
3陶企開始拍賣:廠房土地資產“吸引力”更高
根據阿里司法拍賣的查詢結果,這17家破產陶企中已經有3家開始進行司法拍賣,分別為新興縣永麗陶瓷有限公司、四川華洋陶瓷有限公司、廣西金沙江陶瓷有限公司,從拍賣結果來看,廠房、土地使用權等的“吸引力”明顯高于瓷磚產品、設備等。
比如新興縣永麗陶瓷有限公司的2批次內墻磚,評估價分別為461.69萬元,首次起拍價分別為258.54萬元、323.18萬元,首次流拍,二拍中止;2臺壓磚機,評估價為61.43萬元,起拍價為34.4萬元,首次拍賣流拍。
不過即便是土地產房等資產,也并不十分“熱銷”。四川華洋陶瓷有限公司的土地使用權(31100㎡)、房屋(合計18164.15㎡)及機械設備等資產,評估價為1899.30萬元,經歷5次流拍后,起拍價由1329.51萬元接連降至600萬元,最終以688萬元的價格被成功拍出。
廣西金沙江陶瓷有限公司的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筑物、機械設備、車輛等資產預估價為1.74億元,經歷1次流拍后,最終以1.45億元的價格成功拍出。
當然“撿漏”有風險,陶城君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再“出手”,免得造成損失。
2020年67家陶企退出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1093家,較2019年有67家退出市場;2020年全國建筑陶瓷產量84.74億平方米, 同比增長3.03%,全國主要產區江西、四川、廣西、遼寧、河北、山西、河北、云南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長, 其中, 江西和廣西同比增長超過40%。
《2020年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運行概況及趨勢預判》表示,中國建陶行業正發生以下幾大變化:
疫情導致的需求缺口令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頭部品牌恒強,馬太效應凸現,產業聚集區穩步發展,成為支撐行業發展延伸產業鏈的主力軍;
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創新性和個性化產品顯著增加,巖板、戶外陶瓷厚磚、健康功能性瓷磚等產品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衛生陶瓷及衛浴配件產品配套更加齊全,后疫情時期整裝衛浴迎來爆發式增長;
企業結構出現新的變化,呈現出規模化大品牌企業和小眾化特色企業協同發展,相得益彰的局面;
行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干法制粉工藝、連續球磨技術、大噸位自動壓機、陶瓷大板配套裝備、高仿真墨水制備技術、智能識別檢測系統、全自動包裝技術等國產技術裝備水平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未來,隨著陶瓷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馬太效應的進一步凸顯,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