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財務省公布的貿易統計報告顯示,2011年度(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民間企業自由進口外國大米461噸,與2010年度(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相比增加了85.8%,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日本政府每年進口大米77萬噸。1993年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時,日本政府承諾了“最低進口義務”,即每年必須從國外進口77萬噸大米),不過,日本政府為保護國內農戶免受國際競爭壓力,對大米進口商征收高達778%(白米,按從價稅計稅)的進口關稅。因此,只要大米進口商愿意支付778%的高進口關稅,即可自由進口大米。
民間企業自由進口大米細目顯示,泰國產大米的進口量為235噸,占大米總進口量的一半。而美國產大米的進口量激增了4倍,達到180噸。不過,與日本每年大米消費量800萬噸相比,民間企業自由進口大米的進口量只是一個極小的數字。這些進口大米多為餐飲產業等使用。
農林水產省表示,日本政府根據世界貿易規則而進口的大米大部分作為加工食品及飼料用等轉售給民營企業,另外,10萬噸左右將用于主食。2010年度主食用大米有16萬噸投標,相關業者表示此乃史上最激烈的競標。未中標企業一般選擇支付高關稅自由進口外國大米。
東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市場大米供給不足導致日本產大米價格飆升。牛肉蓋飯連鎖店及大型超級市場等紛紛競標價廉的進口大米。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