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真堂養熊基地熊舍外的場地,取完膽汁的熊會被放到這里活動,但記者拍攝時未見到有熊在此活動。
養熊基地里,幼熊爬到高處玩耍。這些未滿3歲的幼熊還沒有被取膽汁。本版攝影本報記者胡雪柏
■“歸真堂活熊取膽之爭”追蹤
昨天,來自全國60多家媒體的記者陸續抵達福建惠安,準備參加定于今日舉行的“歸真堂養熊基地開放日”。同日,亞洲動物基金會在京回應中國中藥協會支持“活熊取膽”的言論。隨著“活熊取膽”之爭的深挖,國內最大的熊膽粉供需方也浮出水面。
參訪要求放寬
根據歸真堂方面原來的安排,其養熊基地于22日面向媒體記者開放,24日面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界名人、專家學者及動物保護組織開放。不過,這一安排由于對參觀人員、批次、時間等做了較嚴格的限制而招來質疑。
20日晚,歸真堂宣布對參觀安排作出改進,稱“凡國內新聞媒體、ngo組織、各界名人等人士,均可持有效證件于22日、24日前來黑熊養殖基地,不受原公開邀請函中關于兩個批次時間安排的限制,公司將全力做好相關接待工作。”
“取膽現場對衛生防疫的要求比較高,來往人多容易導致傳染。”歸真堂有關負責人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除了防疫要求外,參訪人員過多也容易導致黑熊暴躁,所以除了上述人員,黑熊養殖基地暫不接受公眾探訪。
參訪流程苛刻
盡管參訪要求有所放寬,但歸真堂規定的參訪流程卻近乎苛刻。昨天記者到達歸真堂指定的接待地點后被工作人員告知,參訪媒體需首先閱讀一份參觀須知,其中對安全、防疫等做了詳細要求,然后要在一份知情書上填寫工作單位、姓名及身份證等信息,才能憑借記者證獲取一份參觀證。工作人員再三強調,參觀者只能憑證參觀。據記者了解,昨天并沒有ngo人士前來登記。
記者昨天在養熊基地看到,歸真堂的工作人員正在為定于今天舉行的開放日做各種準備工作。除了對特定區域進行加固外,工作人員甚至還選好了便于拍攝的機位,“原來這里都是掛著‘禁止拍攝標語的,現在都撤掉了。”一位工作人員稱。
質疑“取膽無痛論”
繼中國中藥協會(簡稱“中藥協”)召開新聞發布會力挺“活熊取膽”之后,昨天,反對“活熊取膽”的亞洲動物基金會(簡稱“亞基會”)亦在京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來源:京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