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消保官鄭秋洪和衛生局帶隊至賣場稽查,業者已將販售肉品全數換成紐澳牛肉。業者說,反正美牛這陣子本來就賣得不好,被查出瘦肉精前就已下架。
東南網2月21日報道:據臺灣媒體報道,高雄市衛生局日前在全市大賣場抽驗美國牛肉,結果6件抽驗產品中,有高達一半檢出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昨天消保官鄭秋洪帶隊前往兩家販售違規肉品的賣場大樂和大潤發稽查,美牛肉品均已下架,改成紐澳進口牛肉。業者表示,美國牛肉最近賣得不好,因此衛生局抽驗當天就已全部下架。
衛生局食品衛生科科長魏任廷說,3件含瘦肉精的肉品,分別為大樂販賣的“美國腱子心、美國霜降火鍋片(無骨牛小排)”,進口商為臺北市美紐澳實業;大潤發販售“美國冷藏嫩肩里肌牛排”則來自新北市裕賀食品。據了解,裕賀食品上周就曾被北市衛生局查獲瘦肉精肉品,已是累犯進口商。
衛生局指出,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為乙型受體素的一種,俗稱“瘦肉精”,可提高家畜家禽的瘦肉比例、降低脂肪堆積并減少飼料用量。民眾若不慎大量食用,會出現惡心、肌肉顫抖、血壓上升、心悸、乏力及頭暈等中毒癥狀。
魏任廷表示,雖然進口肉品需先經過邊境查驗,但都采取5%或20%的抽驗方式,仍有漏網之魚流入賣場或餐廳,去年全臺抽驗59件肉品,就有9件驗出瘦肉精,呼吁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除了向進口商取得檢疫證明,也可要求取得肉品送驗報告,避免賣出含有瘦肉精的產品給消費者。
針對販售含瘦肉精美牛肉品的賣場,衛生局已要求將違規肉品下架,并移請進口商所在地衛生主管機關追查流向,依食品衛生管理法可處6萬至600萬元(新臺幣,下同)之罰鍰。此外,業者未標示肉品產地者,可罰3到15萬元,若明明產地來源是美國,卻故意標示為澳紐牛肉者,則處以4到20萬元罰鍰。
來源:東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