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連玉米期貨未能延續漲勢,沖高回落。主力9月合約價格漲至2397元/噸后快速下行,成為當天農產品(11.56,0.05,0.43%)中表現最弱的品種。回顧近期市場,春節后補庫因素已使得期貨價格上漲100元/噸、現貨價格上漲50元/噸,短期繼續向上動力不足,市場反而面臨多重利空因素。
首先,國際玉米市場短期內上漲乏力,進口窗口打開給國內玉米市場帶來壓力。上周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中性偏空,最終如市場預期美國玉米庫存進一步下調,但最終庫存仍高于市場預期的平均值,這背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此次usda上調美國玉米出口5000萬蒲式耳與當前實際情況較為吻合,進一步上調空間有限。雖然1至2月份歐洲地區的極寒使得小麥減產預期升溫,加之黑海地區小麥進入銷售的尾聲,促使美國玉米重回國際飼料原料市場,出口銷售因此連續數周好轉。然而,應當注意到,目前除了烏克蘭小麥確定減產,其余地區是否減產仍難判斷,減產幅度也難做定論。總體看,全球小麥供應仍大于需求,供求關系相對寬松,對玉米需求將形成持續替代。
其二,usda2月供需報告中,維持對全年美國燃料乙醇玉米消費量預測量不變,這讓市場此前的利好預期落空。事實上,自1月份取消摻兌補貼以來,美國燃料乙醇產量連續下滑且庫存不斷上升,偏弱的供求格局已使得美國多數大型燃料乙醇生產企業下調產量計劃,50億蒲式耳全年預估盡管相對保守,但基本反映了目前的市場情況。
來源:證券時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