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目前處于供需兩淡格局,產量和出口需求均大幅下降。美豆主要受南美炎熱天氣支撐,但今年的拉尼娜現象或不會超越去年,并已經開始減弱,所以美豆的支撐并不牢靠。
炎熱天氣難持續,美豆恐失去支撐
受美豆上漲支撐,棕櫚油從最低點漲至近期高點,漲幅接近8%。今年是第二個拉尼娜年。根據監測數據,海平面溫度差從去年10月初一直到1月初都低于-1℃。這段時間是拉尼娜的高峰期,但是1月11日之后,拉尼娜現象就呈現明顯減弱態勢。拉尼娜高峰期已經過去,美豆恐將在2月底失去天氣支撐。
產量與出口均下降明顯
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是棕櫚油季節性減產期,又是棕櫚油季節性消費淡季。因此,無論是產量還是消費量,棕櫚油均出現大幅下滑。
船運機構sgs最新數據顯示,2月前半月,馬來西亞出口棕櫚油49萬噸,較1月同期減少14%,這是半月出口量連續3月減少。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回暖恐要等到3—4月份。
高庫存難以有效消耗
總體而言,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和出口消費的減少基本相抵。近期,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一路高攀,并屢創新高,目前已經接近90萬噸。國內需求依舊疲弱,處于高位的庫存給予價格的壓力明顯。
期現價差拉大,進口倒掛嚴重
由于港口庫存壓力明顯,此輪上漲現貨基本沒跟,目前國內期現價差最高時超過500元/噸。但與此同時,現貨進口倒掛也很明顯,成本支撐也使得棕櫚油現貨下跌幅度有限。因此,預計期貨將向現貨回歸,而且回歸的空間較大。(碧海)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