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2月9日消息,貿易官員、船運機構及船貨檢查員周四表示,自去年9月初非巴斯馬蒂大米(non-basmati)出口禁令解除以來,印度已登記出口銷售了逾260萬噸非巴斯馬蒂大米。
他們稱,這一數據包括正在裝貨或者正在印度港口停泊處等待運輸的船貨,以及內陸出口至孟加拉國的貨物。由于價格具有競爭力,未來數月可能有更多交易達成,他們稱。
這些銷售反映了全球大米貿易正從泰國和越南轉向印度及巴基斯坦,因后者價格較低。
總部位于倫敦的國際谷物理事會上月稱,印度2012年包括巴斯馬蒂等級在內的大米總出口量或將觸及500萬噸的五年高位,較2011年增長32%,由于價格低廉、出口限制取消以及可能創紀錄的產量推動。
然而,貿易商稱,根據當前的步伐,且假定6月-9月的季風季節正常,2012年出口甚至可能超過700萬噸。
總部位于新德里的貿易公司shrilalmahal常務董事premgarg稱,印度目前每月出口350,000-400,000噸非巴斯馬蒂大米,但由于第三季度的降雨,裝貨可能遲緩。
自9月以來,印度幾乎壟斷了蒸米出口,至少銷售了127萬噸,并且占據了泰國的大量市場份額,泰國蒸米報價每噸高出逾100美元。
貿易商已記錄在此期間散裝運輸銷售了將近900,000噸白米。此間印度亦以集裝箱發運了將近300,000噸非巴斯馬蒂大米,通過陸地運輸向孟加拉國出口了150,000噸。
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主席chookiatophaswongse稱,印度大米價格過低,令泰國無法大量銷售。
印度提供的5%和25%破碎級白米fob價格分別在每噸約440美元和400美元,而泰國的報價大約在每噸525美元和510美元。
印度主要對非洲國家銷售大米,但2011年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印尼采購了將近250,000噸,這是該國多年來首次從印度采購大米。
由于價格低廉,伊拉克、埃及和馬來西亞等國亦已轉向購買印度大米,但目前還未向伊拉克裝船,由于質量問題。
來源:文華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