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47
紅枸杞富了蒙古族牧民
2月9日,是農歷正月十八,當記者來到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宗家鎮哈西娃村時,村黨支部書記溫國忠正在帶領這個村的蒙古族群眾冒著小雪平整土地,他們準備開春在這里種下枸杞苗。
哈西娃村是一個純牧業村,全村有41戶123人,過去這里的牧民們一直過著逐水草而牧的生活,長期的過度放牧導致草山不斷退化。2008年,溫國忠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認為得另找一條致富路。離他們村不遠的諾木洪農場部分職工通過種植枸杞,收入讓人很眼紅。“有這么好的掙錢門路,我們為什么不試一下呢?”當溫國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全村牧民時,“放下祖輩們握了幾千年的牧鞭,去拿起從來沒有握過的鐵鍬種地。”許多牧民表示“不接受”。看到牧民們對這件事這樣不理解,溫國忠只好一家一戶地給黨員做工作,在多次上門后,村里的21名黨員決定投資8萬元,而溫國忠更是把家里的全部積蓄3萬元都投了進去。
2008年,哈西娃村的21名牧民們從諾木洪農場承包了50畝土地,他們平整土地、滿懷希望地種下了一棵棵枸杞苗,施肥、除草、剪芽等,牧民們虛心地向農場職工請教。在牧民們的精心操持下,枸杞苗長勢良好。秋天時,一位枸杞種植大戶看到牧民們的枸杞長勢很好后,想用高價把這些地轉租過來。當這位種植大戶與溫國忠談好價錢后,溫國忠決定現身說法,在轉租協議簽訂的當天,請村里所有的牧民前來參加,一畝地以4000元的高價轉租出去,收入20萬元,“投資8萬元,收入20萬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2009年,不用溫國忠再上門動員,許多牧民自發承包了613畝土地種起了枸杞,2010年再次承包了1100畝土地。目前該村的人均枸杞種植面積達到了13.7畝,人均收入從2008年的2000多元漲到了目前的9400多元。“現在,我們村里大多數牧民把多余的羊都處理掉了。”溫國忠介紹說,牧民曼頭家有4口人,2009年他租了20畝地種起了枸杞,現在一年的純收入達到了10多萬元。
來源:光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