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德兩國總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會談并共同會見記者。當晚的歡迎宴會上,中方用來款待德國貴賓的酒,是張裕愛斐堡酒莊霞多麗干白和張裕百年酒窖干紅。據悉,這是張裕愛斐堡葡萄酒兩年來23次成為國宴用酒。
有業內人士稱,張裕葡萄酒的第一任釀酒師是當年奧匈帝國駐煙臺領事館的副領事,推動了中國葡萄酒近代工業化的發展。如今,張裕葡萄酒成為德國漢莎航空頭等艙用酒,在德國超市中亦不鮮見。在國宴這個展示國家形象和文化的重要外交場合,這看似平常的葡萄酒卻蘊含著國與國之間文化交往的故事。
懂酒的“鐵娘子”
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曾經說過,葡萄酒是我們最好的大使。以理性、嚴謹著稱的“德國鐵娘子”默克爾,也是一位懂酒的總理。據了解,2007年歐盟首腦峰會在德國舉行,為了用德國最好的葡萄酒款待歐洲各國首腦,默克爾親自精挑細選。她所挑選的葡萄酒獲得各國首腦的肯定。
專家表示,國宴用酒作為外交溝通與交流的工具,不僅要品質好,有的還會折射出某種內涵。就如中國領導人訪美時國宴選取華人酒莊的葡萄酒一樣,此次默克爾訪華國宴選擇張裕葡萄酒,也與該公司第一任釀酒師有關。1896年,時任奧匈帝國駐煙臺領事館的副領事巴保男爵擔任張裕首任釀酒師,制定、改進了葡萄酒釀造工藝。如今,張裕葡萄酒已遠銷歐美28個國家,成為德國漢莎航空頭等艙用酒,在德國超市中也不難買到。
張裕愛斐堡兩年23次上國宴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世界各國越來越注重與中國的合作交流,每年來華訪問的元首與國際會議不斷增加。據統計,自2009年11月以來,張裕愛斐堡酒莊酒已經23次登上國宴餐桌。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國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國宴、第三次金磚國家領導人三亞峰會國宴、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與深圳“大運會”開幕式國宴,各國政要都品嘗了張裕愛斐堡酒莊酒。
法國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曾說過:“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國宴餐桌上陳列的美酒,不僅展示著國家的自信,更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縮影。
專家表示,張裕愛斐堡酒莊的葡萄酒之所以頻繁出現在國宴上,除了其品質上乘,還因為該酒莊具有國際血統,是張裕融合中、美、意、葡等多國資本與技術共同打造的國際性酒莊。以其款待來華訪問的各國領導人,不僅是對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佐證,而且“中國制造,世界合作”的經濟發展理念在葡萄酒中得以詮釋。
來源:黑龍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