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計劃延長大米干預制度至7月末,旨在支撐二茬稻米收割期間的價格。
綜合媒體2月6日消息,一高級官員周一稱,泰國計劃延長大米干預制度至7月末,旨在支撐二茬稻米收割期間的價格。
一拒絕透露姓名的商務部官員稱:“商務部已向全國稻米委員會遞交了此項計劃,該委員會定于本周召開會議。該計劃預期將迅速得以批準,因為農戶即將收割新作稻米。”他未對干預價格作出詳細說明,但商務部長boonsongteriyapirom表示,價格不應低于之前的每噸15,000泰銖(490美元)。
為泰黨(pueathai)領導的新一屆泰國政府于2011年10月7日啟動了大米干預制度,履行去年初在大選戰役期間對農戶做出的承諾。
截至目前,政府已邁入600萬噸稻谷補充到政府庫存中,但仍遠低于逾1000萬噸的目標,政府計劃購買稻谷吸收市場上的供應來支撐價格。
10月初泰國基準100%b級白米價格曾上漲至每噸650美元的近三年高位,因國內貿易商囤積大米并等待以干預價向政府出售,政府干預價遠高于每噸8,000噸左右的市場價。
此后出口價逐漸下滑,周一降至每噸550美元,主要是由于海外需求清淡,泰國報價遠高于越南及印度的每噸435-485美元的報價,導致買家轉向這些產地。
這令泰國1月大米出口量大幅削減至387,000噸,較去年同期的922,000噸下降58%。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據農業部數據,該國預計將生產創紀錄的1110萬噸二茬稻米。這較上一年的約1010萬噸增長約9%。
農業經濟部主管apichartjongsakul稱:“在遭受洪水襲擊后,農戶種植了更多稻米來彌補損失。且單產亦較好。”
來源:財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