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超市內的蔬菜大多每500克十幾元人民幣
n本報駐臺記者關永輝文/圖
本報臺北專電臺灣“主計處”昨日公布上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同比上漲2.37%,創23個月以來新高,超過市場預期,其中菜價更是同比上漲42.03%,成為物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的水、電因為成本問題,也面臨著漲價的壓力。由于涉及千家萬戶,臺灣行政部門表示會慎重,目前沒有調漲的考慮。
臺灣菜價漲四成
臺灣“主計處”昨天公布了菜價上漲的原因,主要因為去年11月以來臺灣陰雨不斷,影響了蔬菜的生產,故而供應不足價格狂飆。去年12月臺灣的蔬菜價格的漲幅更是達到48%。
昨日記者在臺北走訪了一些超市。在臺北市中心的頂好超市,記者看到貨架上蔬菜的價格牌顯示,250克空心菜、小芥菜的價格為39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約等于4.7元新臺幣),250克地瓜葉的價格為35元,200克的茼蒿23元。500克包菜19元,500克蘿卜約合32元。
頂好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員說,從去年底以來,蔬菜價格一直很高,比往年同期會高出四成左右。
汽油微漲柴油降
臺灣“中油”公司昨天宣布,自6日凌晨零時起,柴油每升降價0.1元,汽油不予調整。如92號無鉛汽油每升30.6元新臺幣,柴油價格為每升28.7元新臺幣。
“中油”公司對外的新聞稿稱,受美國失業率下降、歐盟峰會達成財政共識紓解歐債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微幅上漲,但新臺幣因匯率升值,抵消油價上漲幅度,所以汽油不漲價,柴油還微降。
來源:海峽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