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報道:日本新華僑報網12日發文說,幾年來,日本社會各種各樣的相親活動層出不窮,有網上相親、電視相親、集體相親等等,呈現出一種“相親快餐化”趨勢。男女雙方還沒完全了解,僅是憑著表面和感覺,便迅速做出決定,以致于“閃婚”成為一種潮流。事實表明,缺少繁文縟節的相親與結婚,反而蘊藏著風險,易為居心叵測之人提供可乘之機。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一樁婚姻欺詐案引起日本社會的關注。大阪一名33歲的男子最近以涉嫌犯有“欺詐罪”受到大阪府警察署的逮捕。更為奪人眼球的是,在被騙日本女性的人數和財務方面,雙雙創下新高。被騙者財色雙失,如今可謂追悔莫及。
這位男子叫田中淳平,被捕前擔任一家外資不動產投資公司的社長。在過去數年間,先后參加了150多次的集體相親活動。他以外資投資公司社長的名目,以結婚為幌子,至少騙取了20多位女性的錢財,金額多達3億多日元。
這些被騙的女性當中,大都為大齡女性,有的30多歲,在日本已經跨入“剩女”行列。對女人來講,歲月年輪是最可怕的敵人,無人不想自己在青春靚麗之時能夠嫁給白馬王子。女性天生感性,相對來說,容易受謊言編織的美夢的誘惑。這個能演會說的非法之徒,恰恰看到了女性,尤其是大齡女性的這項可以利用的弱點,起騙財騙色之心,行掠財獲色之行。
毋庸諱言,日本是一個“剩女”頗多的國度,有關調查顯示,在日本25歲至34歲的女性中,最感到不安的問題是自己“能不能結婚”。單身女性需要找什么樣條件的男人呢?調查報告顯示,第一位是“價值觀相同”(62%),其次是“金錢的感覺一致”(27%),第三是“工作安定”(26%)。
事實上,“剩女”增多,并不代表剩女們真的不想結婚。究其原因,日本“剩女”增加,無外乎有二:一個是“剩女”堅守自己的價值標準,不愿屈就,“寧缺毋濫”;二是擇偶范圍太窄,很多日本男性的事業成就達不到“剩女”們的要求。
一般來講,越是進入“剩女”的歲月,越是渴求找一位事業有成的成熟男士結婚。她們青春歲月的尾巴經不起折騰,一旦遇到這樣的男士,很容易沖昏頭腦,付出全部。然而,也正是因為此,一些人假扮事業有成的成熟男士,利用“剩女”們的心理,騙財騙色,且屢試不爽。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