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肥沃的黑土地和風調雨順的氣候,烏克蘭2011年糧食產量創下獨立以來的最高紀錄。但由于受到世界糧食價格持續疲軟等因素的影響,烏克蘭糧食出口不暢,國內糧食價格受到嚴重壓制,糧食生產企業增產不增收,恐對2012年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據烏克蘭國家統計委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該國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670萬噸,比上一年增長44.3%。其中,食品糧產量為2370萬噸,飼料糧產量為3300萬噸。統計數據顯示,小麥產量為2230萬噸,同比增長32.4%,玉米產量為2280萬噸,同比增長90%。此外,還有大麥910萬噸、黑麥57.9萬噸、燕麥50.5萬噸、蕎麥28.1萬噸、谷子27.9萬噸。
目前,烏國內每年的糧食消費量為2600萬噸左右。該國政府曾預測2011/2012農業營銷年度(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將出口2500萬噸至2700萬噸糧食,隨后將這一出口指標調低至2300萬噸至2400萬噸。烏農業政策部對此解釋說,這是由于農作物冬播面積減少,政府提高了食品糧儲備量所致。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烏克蘭共出口了940萬噸糧食,這其中包括小麥270萬噸、玉米470萬噸、大麥180萬噸。但是,按照這一趨勢,烏克蘭在本農業營銷年度的下半年將很難完成糧食出口目標。烏糧食出口商認為,限制糧食出口的因素主要有國際糧食價格疲軟、國內運力不足以及政府采取的取消增值稅返還和對糧食出口征稅等措施。
烏農業政策部說,截至2011年12月中旬,烏國內所有種類糧食的播種面積約為2720萬公頃,比去年同期減少1%。但由于受到干旱天氣影響,冬播作物長勢情況不夠理想,其中約有300萬公頃的冬小麥遭到嚴重影響。2012年該國春季播種面積將達880萬公頃,比上一年增加13.6%,這其中包括玉米430萬公頃、大麥285萬公頃、燕麥31萬公頃、豆類41萬公頃、春小麥30萬公頃、谷子20萬公頃等。但一些糧食問題專家認為,由于2011年增產不增收,糧食生產企業有很多糧食積壓在手中,將影響他們擴大生產的積極性。
烏克蘭農業專家預測,由于受惡劣天氣影響,2012年該國冬小麥產量將大幅下降至800-900萬噸,為此該國的糧食總產量可能會下降至4500萬噸。但由于2011年烏克蘭糧食喜獲豐收,政府增加了糧食儲備,因此不會出現糧食危機現象。由于化肥、燃料等農資價格上漲,盡管該國目前糧食產量過剩,價格也難以出現大幅度下跌。
烏克蘭具有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壤、氣候、水利等自然優勢,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農業是該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可供進一步發掘的生產潛力巨大。糧食出口創匯是該國用于彌補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形成的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之一。目前,烏克蘭大麥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玉米和小麥出口各排第三和第八位。因此,世界糧食價格走勢對烏農業生產影響較大。
(春柳)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