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南美天氣有所好轉,國內港口庫存高企,加上美國農業部報告意外利空和標普下調歐洲九國信用評級,多重利空打壓豆類油脂期價下行。綜上所述,拉尼娜現象減弱、國內港口油脂油料庫存高企、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升級等多項利空疊加,使y1209跌至前期振蕩區間下沿。
多重利空壓制豆油
近來,南美天氣有所好轉,國內港口庫存高企,加上美國農業部報告意外利空和標普下調歐洲九國信用評級,多重利空打壓豆類油脂期價下行。
拉尼娜現象正在減弱
上周,巴西和阿根廷迎來降雨,土壤旱情得以緩解,這對久旱的阿根廷無異于雪中送炭。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在近期報告中稱,1月12—19日將出現南風和西南風,或令酷熱的氣溫有所下降。農業氣象專家稱,南方濤動指數(soi)自上月見頂后已經下滑,標志著拉尼娜現象已經達到高峰期。拉尼娜現象減弱將使降雨逐漸恢復正常,補充土壤墑情,利于農作物生長。干旱緩解使得投資者做多興趣下降。
國內港口油料庫存高企
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我國2011年全年累計進口大豆5264萬噸,比2010年減少3.9%,大豆進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油脂消費低迷。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國內港口大豆庫存仍高達680萬噸;棕櫚油庫存73萬噸,遠高于去年同期的36萬噸。由于棕櫚油在低溫下容易凝結,這就使主要作為攙兌用的棕櫚油在冬季處于消費淡季,下游廠商采購意愿不高,未來港口棕櫚油庫存將會繼續增加。但天氣轉暖后,棕櫚油消費將有效啟動,替代作用將給未來豆類油脂的消費帶來壓力,豆類油脂價格或將繼續回落。
美國農業部報告利空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