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糧食、肉、禽、蛋、奶等食品價格在過去的一年里上漲之勢迅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反映物價上漲的綜合指標——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全年上漲5.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83%。2011年是我國糧食生產獲得創紀錄大豐收的一年,總產量達到11424億斤,比上年增長4.5%,開創了連續八年增產豐收的新局面??墒?,在這種形勢下,為什么出現了食品價格的劇烈波動?本文試做初步解析。
生產資料價格剛性增長拉動食品價格上漲
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進入21世紀的中國,表現在經濟領域的鮮明特點,就是生產資料價格漲聲不絕于耳。與生產食品直接相關的糧食及其副產品、燃料、機耕、農藥等連年上漲,有些還翻番、多番上漲。同時,勞動力成本也直線上升。
肉禽蛋奶等食品的生產都離不開最基本的生產原料——玉米、餅粕、米糠、碎米、麩皮等主副糧食產品。2011年糧食市場價格上漲至歷史最高水平,副產品價格也刷新歷史紀錄。
早稻是我國南方居民早餐的主食——米粉不可或缺原料,也是南方儲備糧的主要品種。由于農村勞動力緊缺等原因,我國早稻種植面積逐漸萎縮,產量下降??墒牵⒌氖袌鲂枨髮е?011年我國早稻市場價格扶搖直上。從上市初期每市斤的1.08元,一路上漲至1.15元,而沒過幾天就突破了1.20元“大關”,同比上漲20%以上。
夏糧占我國糧食總產量的20%,而小麥是夏糧的主要品種。但是,2011年小麥市場價格在收購季節卻意外地出現了上漲。上市較早的湖北省、江蘇省、安徽省的糧食購銷企業收購價,每市斤在0.97元——0.99元,加工企業收購價在0.99元——1.02元,均比上市前高出2分多錢,也高于最低收購價(紅小麥和混合麥分別為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糧食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