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澳洲海參,我通過"秘密渠道"跟同事一起團購的,價格只是大連海參的1/3。”1月9日,大連市民崔歡歡帶回家2斤干海參,一臉神秘地對其母親說。
最近一兩年,澳大利亞海參暗渡陳倉,以一種“特殊渠道”進入大連市場。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大連以個人渠道暗中銷售澳洲海參的各級代理商約有幾十人,粗略估算,澳洲海參年銷售量應該有幾萬斤。頗具價格優勢的澳洲海參能在海參主產區大連分得一杯羹嗎?對于大連百億海參產業來說,澳洲海參會扮演一個攪局者,還是產業新機會的引路人呢?
澳洲海參潛入大連市場
昨日記者聯系上了澳洲海參大連代理商杜女士。“如果不是熟人介紹,我是不會見你的。”杜女士坦誠地說,現在澳參在大連尚未進入主流銷售渠道,基本是靠代理商個人關系網暗中銷售,多數代理商沒有門店,沒有經營場地。
記者在杜女士家里看到了這種澳洲海參,個頭偏大,發泡后顏色發黃,多數沒有尖刺。“澳洲海參的營養價值不低,就是賣相較差,現在很多大連人還不認。”杜女士介紹,目前40個頭的淡干澳洲海參每斤800元~1000元,同品級的大連海參,售價則在每斤2000元~3000元。“澳洲海參產地的居民沒有吃海參的習慣,加上當地海參資源十分豐富但很少有人采捕,因此價格很低。估計上述品級的澳洲干海參產地價也就每斤三四百元,個頭小點的產地價甚至低于每斤百元。”
入冬以來,澳洲海參“潛入”大連市場的腳步突然加快,一些在澳大利亞有人脈的人紛紛做起代理商,以身邊的小圈子帶動澳參銷售,據說有的代理商正在醞釀開專賣店。“最近兩年,受經濟環境影響,本地海參的消費群體在萎縮,這反而使價格偏低的澳海參獲得了意外機會,從而得以暗中快速擴張。”業內人士說。
敗走山東成為前車之鑒
昨日下午,記者幾經周折聯系上山東的一家澳洲海參貿易公司負責人劉先生。“最近我們公司剛剛關掉。”劉先生介紹,去年年初,他們投入了大量資金擴大澳洲海參業務,在山東開設了多家專賣店,還嘗試打入商超和酒店等渠道。但半年多下來,銷售瓶頸仍然沒有打開。“我們每次從澳洲進貨幾十噸,但一共進了兩次就做不動了,公司關門后,還壓了不少庫存。”劉先生黯然地說。
“雖然澳參營養價值并不低,但其品相有點像"海茄子",這使其進口野生的身份還不被認可。”劉先生提醒說,澳洲海參的“小規模滲透”效果尚好,但要鋪開經營或產業化則一定要慎重。澳參大連代理商杜女士也坦陳,目前澳參確實還未進入大連的主流市場,認知度還較低。
“在澳洲海參之前,日本海參已經進入大連,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目前在大連年銷售額也就在千萬元左右。”大連總商會海參商會副會長邵會倫表示,以同為海刺參的日本海參為參照,作為少刺的澳洲海參離在大連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部分連企有意開發澳洲海參
澳洲海參悄然潛入會不會沖擊大連海參產業,對此,邵會倫表示,目前,大連海參的年產量在5萬噸左右,產業規模達到100多億元,進入大連市場的澳洲海參少之又少,形不成氣候,不可能對大連海參產業形成沖擊。
一些嗅覺敏銳的連企卻看到新的商機。“據說目前大連已經有海參企業對開發澳洲海參表示了極大興趣,有意聯合國內食品業巨頭共同開發,初步了解,春節之后,其將聯合赴澳考察。”業內人士表示,一旦低價優質的澳洲海參資源被開發并運回國內加工銷售,很可能迅速放大大連海參產業規模。
不過,大連總商會海參商會副會長邵會倫表示,澳大利亞堅持對原生態海洋資源實行可持續發展的開發保護,因此,在這方面的準入手續審查很嚴,這或將是連企進入澳洲開發海參的一道門檻。(曲家乙)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