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熊思浩
都柏林報道
作為歐元區第二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陷入債務困境的愛爾蘭于2010年11月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援助。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愛爾蘭達成總額為85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
一年多來,愛爾蘭在穩步推進金融市場改革的同時兼顧了緊縮財政的目標。imf最新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該國政府所采取措施的政策效果已在金融市場得到驗證。近幾個月來,愛爾蘭國債收益率顯著下降。
對此,愛爾蘭著名經濟學家、都柏林大學奎恩商學院教授卡赫·布魯哈(cathalbrugha)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短期來看,愛爾蘭經濟形勢仍依賴于整個世界形勢,尤其是取決于歐洲財政系統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目前,歐洲部分核心成員國政治層面存在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歐債危機的解決,歐洲央行應在其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愛爾蘭長期經濟形勢有望向好
中國證券報:在接受歐盟援助一年后,愛爾蘭經濟有望于今年走出衰退,實現增長。愛爾蘭采取了哪些措施應對債務危機,為何該國經濟前景好于希臘等歐元區重債國?
布魯哈:我們已經著手處理銀行業的問題。此前,財產泡沫的快速破裂導致愛爾蘭銀行業產生了嚴重的問題,很多銀行因此而大規模負債。我們將這些負債歸為一個整體,即國家資產管理局(nama),這樣就可以對債務進行主動管理。為了盡快解決嚴重的債務問題,我們同時也縮減了一些公共服務項目的開支,增加了稅收,并降低了工資。
由于政府在各方面縮減開支,公共部門工資也有大幅度縮減,愛爾蘭普通居民的生活變得十分艱難。不過,由于意識到愛爾蘭正經歷一段艱難的時期,居民們在從事必要的工作方面表現非常好,非常具有自我犧牲精神。
中國證券報:你對愛爾蘭中長期經濟前景有何預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