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4日報道:題:上海老城廂里年味濃:攤頭買年貨老屋迎新春
記者陳靜
每當春節來臨,上海最熱鬧的去所當屬地處城隍廟的老城廂。龍年春節就要到來,老城廂里正洋溢著正宗老上海濃濃“年味”:多年前那種人頭攢動的年貨市場、老屋里廂迎新春的傳統習俗……往日暖暖的溫馨場面穿越時空,席裹了此間游人。游人們躑躅其間,回味往昔;小孩子歡跑起其中,探求新奇。
開開心心辦年貨、歡歡喜喜布置房間、熱熱鬧鬧籌備年夜飯……這是7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人們記憶中對過年的印象。總之,那可是一年到頭男女老少齊上陣、鍋碗瓢盆都出動的“大動靜”。
在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人們不僅采辦年貨的熱情不比當年,超市、賣場也代替了以往年貨“攤頭”,成為民眾采購過年吃用的主“戰場”。
當記者來到城隍廟老城廂,卻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豫園商城中的一塊空地被單獨辟出,搭建起一個又一個火紅的“年貨攤頭”,有賣糖果的、有賣南北干貨的、還有賣各式傳統糕團的……賣貨的不遺余力吆喝介紹,招攬顧客;買貨的熱情高漲,嘗嘗撿撿、還不時討價還價,身處“鬧忙”的場景中,人們立時活脫回到老上海當年的年貨市場。
一位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的老伯拉著老伴樂不可支地東家看看,西家聊聊,買點七寶、崇明的糕團,再買些爆腌的青魚干。老伯告訴記者,自己已很多年都沒有這樣挑選年貨的感受了,此情此景勾起了自己和老伴多年前的記憶,仿佛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年味十足的年貨市場不僅勾起老人對往昔的記憶,也成為青年父母為孩子展示自己童年生活的“現場教育”場所。來此游逛的趙先生和太太一路上如數家珍般把腦海中記憶“倒”給上小學的女兒,大人的興奮之情完全不亞于孩子的新鮮感覺。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