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日本明治乳業公司公布其部分“明治step”奶粉檢出放射性元素銫,該批奶粉的加工日期為日本大地震后的3月14日至20日。
實際上,日本政府此前并沒有對奶粉檢測出放射性物質,明治等幾大奶粉公司幾次檢測公布結果也是奶粉沒有放射性物質。但是日本家長協會并不信任他們的檢測結果,家長們覺得嬰兒奶制品比一般的蔬菜、肉類更容易受核輻射,于是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
送去檢測的日期是7月23日,檢測結果發現這一批奶粉果然出現高放射性元素銫。于是家長協會將檢測結果告知明治公司,明治公司收到反饋后重新進行檢測,發現確實如此才公布了消息。
隨后,明治方面決定召回40萬罐問題產品,消費者可憑票退貨。然而,其負責人特別表示,由于代購渠道很難把控,因此公司不承接代購奶粉的更換。
自從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海外代購洋奶粉逐步興盛,目前儼然已經形成一條隱秘的產業鏈條。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20億元,其中奶粉的代購量位居第二,成為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海外代購產品之一。
去年9月下旬,美國雅培公司宣布召回500萬罐“甲蟲奶粉”,其在初期也表示不承擔中國消費者海外代購奶粉的退貨,最后迫于壓力,雅培才妥協。這幾起奶粉事件,引發了海外代購危機。
對于中國地區的明治奶粉不在召回之列一事,消費者紛紛表示不滿:認為這是差別對待,明治公司在逃避責任,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
事隔幾天后,明治公司表示,對于通過親友代購渠道獲得明治受污染奶粉的中國消費者,可先將奶粉寄回當時代購的聯系人,再通過日本國內召回渠道進行更換。
但是,通過網上代購買到問題奶粉的消費者在尋求退貨時,卻發現困難重重。
消費者曹小姐從淘寶網上代購了5罐明治奶粉,但代購商表示要進行退換貨,必須提供當時的購買憑證,還得承擔往返的“運費”。然而曹小姐早已找不到購物小票,“和他們磨了3個小時嘴皮子才答應,而且還要交近600元的運費。”退換的代價著實“不菲”。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