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采訪了參與乳品國家安全標準制訂的專家,講述了相關乳品國標的出臺過程,并曝出乳品新國標初稿由幾大知名乳企起草。
關于食品安全標準的爭議,乳品絕非唯一。
前不久,思念、三全、灣仔碼頭三大餃子品牌均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隨后,衛生部發布最新《速凍面米制品》安全國家標準,按照“新國標”,原先“不得檢出”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變為“限量檢出”,三家企業均稱按照新國標產品是沒問題的,引發公眾強烈關注和擔心。
對此,衛生部和相關專家均表示“新國標”更為科學、合理,但是原本被定為不合格的部分產品可能會由于標準轉換變身為合格產品,讓消費者不能接受。
食品安全新國標是否降低了標準還有待實踐證明,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新國標下允許病菌存在,不利于我國食品企業的產品出口,也不能讓一些食品企業掉以輕心,對于民眾而言食品安全一直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
如何保證食品安全衛生,探索加工、包裝環節的消毒滅菌新措施,仍然是食品生產企業應該重視的問題。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冷卻、包裝環節中的空氣衛生狀況尤為重要,對于出口企業而言,面對西方國家設置的越來越多的技術壁壘,采用先進的新型食品動態(nicoler)消毒滅菌技術,已經成為眾多食品企業的共識。
所謂“動態消毒”是指人機同場作業的一種消毒方式:針對空氣消毒時人員無需離開消毒場所,不存在任何的副作用,此種消毒方式稱之為動態消毒。
據上海康久消毒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周立法介紹,動態消毒技術采用最新的nicoler發生腔組合成三級雙向的等離子體靜電場,通過特殊的脈沖信號使得nicoler發生腔產生逆電效應,生成大量的殺菌因子,分解擊破污染空氣中帶負電細菌,再組合藥物浸漬型活性炭等組件進行二次殺菌過濾,且在循環風的作用下,大量等離子體迅速覆蓋在管道、工器具等物體表面上,抑制細菌生長與繁衍,不僅殺滅空氣中的有害病菌和細菌,還可有效殺滅員工自身發菌(新陳代謝),使受控環境保持“無菌無塵”的標準。近來,這一設備被逐步用于食品企業的冷卻、包裝及灌裝等重要環節。
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不僅給企業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也受到打擊。使用食品動態空氣消毒,讓食品企業在冷卻、包裝等環節中減少空氣對產品的危害,有效殺滅各種細菌殘留物,避免食品二次污染,讓食品企業提高食品安全達到國際標準,增加競爭力。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