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時,樊噲在鴻門宴上一句話流傳至今,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意為別人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如今,貝因美為刀俎,流通股東為魚肉。
9月29日貝因美發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杭州濱江區國家稅務局的通知,由于不符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條件,需補繳2008年,2009年稅款5892.7萬元。這是又一個上市公司“偽高新”被監管部門查實的案例,貝因美是目前公開信息中上市公司高新資格“摻假”最嚴重、追繳補稅金額最高的企業。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發行人依法納稅,各項稅收優惠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貝因美并不符合“高新企業”資格,不能享受所得稅率10%的優惠,稅款退回證明了貝因美“假高新”的嘴臉,對于上市之前的稅款,理應由老股東承擔。貝因美不僅違反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管理辦法》,還違背了在招股時的承諾:“在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公司不存在其他重大事項”。
貝因美今年四月上市,發起人股東大舉分了歷年利潤,上市時又享受了ipo的巨大資本溢價。如今爆出近6000萬元上市前的稅收問題,大股東居然要求新老股東共同補繳稅款,真是天理難容。上市前的違規行為,應該由當時的股東承擔,新股東沒有義務承擔,可見貝因美是個極度缺乏誠信的企業,投資者何敢再將向其投資?
貝因美是國內大名鼎鼎的嬰幼兒食品的龍頭企業,公司實際控制人謝宏目前身家超過23億元,跟當初的出資額相比,上市讓其身家暴增400多倍。貝因美1.4萬名流通股東,以42倍pe募集的17億元,發行價為42元,截止目前已跌至26.22,跌幅超過37%,流通股東真是欲哭無淚。
肉,幾年前就被老股東吃掉了,現在還要拿新股東當唐僧肉,以圖一割,這不是赤裸裸的坑爹嗎?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在我國傳統儒家倫理中,誠實守信被視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進德修業之本”。晉商縱橫世界商業500年,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商幫,靠得是誠信經營理念。晉商首先講的是做人,而后才是做商。而今貝因美的行為,顯然有失德行。
鴻門宴上,雙方看似觥籌交錯,其樂融融,實則卻是刀光劍影,殺機四伏。貝因美皆是如此,上市之時42倍pe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前期新老股東其樂融融,實則暗藏殺機。發起股東分割上市前所有利潤后,又拿新股東當替罪羊。楚漢爭霸的結局,劉邦經過奮爭不再是魚肉。隨著監管部門的介入,輿論的譴責,貝因美新股東自然也不再甘當魚肉。同時,像貝因美這樣缺乏誠信的企業,歷經此役,廣大消費者也不得不提防,以免被魚肉的下場!
來源:財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