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揚
據媒體報道,沃爾瑪中國總部10月17日宣布,沃爾瑪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耀昌辭職,同時辭職的還有沃爾瑪中國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王渝佳,加上今年5月沃爾瑪中國區多名高管離職,至此,沃爾瑪在中國區的管理團隊幾乎全部“換血”。外界普遍認為,沃爾瑪此舉與今年以來其在華發生多宗負面事件有關,“換血”意在重塑在華形象,挽救聲譽。
今年以來,沃爾瑪負面事件不斷:年初,國家發改委點名批評沃爾瑪在沈陽、南寧和重慶存在價格欺詐行為;7月,沃爾瑪在深圳因價格欺詐被罰;10月,沃爾瑪在重慶的13家門店悉數陷入“豬肉門”,被當地工商部門關停15天,警方抓獲涉案人員37人;10月13日,由于銷售“改期”食品,沃爾瑪在長沙又被查處……聯系這些負面事件,沃爾瑪中國區管理團隊“大換血”勢所必然。 `
沃爾瑪能夠成為全球零售業巨頭,成為營業額最高、雇員最多的跨國公司,平心而論,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于誠實守信、合法經營,而不可能靠忽悠欺詐、投機取巧發展壯大。但為什么一到中國就“南桔北枳”,將誠信拋諸腦后?人們自然認為這緣于中國的法制不夠健全、監管不夠有力,致使包括沃爾瑪在內的一些跨國公司“入鄉隨俗”。這種說法當然有道理,但有一個問題不可忽略:跨國公司來到中國以后,上至管理團隊下至普通員工,大多都是中國人。
也就是說,雖然進入中國的“沃爾瑪”、“肯德基”仍被人們視作洋品牌,但這些洋品牌其實由中國員工負責日常經營管理。那么,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問題頻出,究竟是洋品牌本身的問題,還是中國員工的問題?我相信很多時候都是中國員工的問題,特別是中國高管的問題。就沃爾瑪而言,將普通豬肉假冒成“綠色豬肉”銷售,我不相信這是沃爾瑪總部的授意,甚至不大可能是沃爾瑪中國總部的授意,而是一些門店管理層擅意而為;再看前不久曝光的肯德基“問題油”,據肯德基中國員工的爆料:對于更換炸雞的油,“按規定每天都需要檢驗,但沒人去做這項工作,而是直接把塑料板上的日期改成當天的就完事了,防止區長來檢查。”很顯然,肯德基有嚴格的操作規定,并派區長進行檢查,但一些門店的員工偏偏視規定如無物,糊弄檢查。
這種情形令人憤懣,也讓人感到悲哀。不管是高管還是普通員工,他們都在為洋品牌打工,卻常常以各種手段坑害自己的同胞,豈不可恨、可悲、可嘆!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首先是一個中國人,其次才是跨國公司的員工,即使從同胞之情的角度,他們也應該善待中國的消費者,而不能費盡心機去鉆中國法律和監管的空子,甚至依仗洋品牌對抗法律和監管。坑害自己的同胞,如此“入鄉隨俗”,真是俗不可耐!
作為跨國公司的打工者,當然更要珍惜洋品牌來之不易的聲譽。洋品牌在其發展壯大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健全的制度和規定,但再好的制度和規定也得靠人去執行,洋品牌進入中國后“入鄉隨俗”、“南桔北枳”,根本問題不是出在制度和規定上,而是出在“人”身上。
所以,沃爾瑪中國區管理團隊“大換血”,對于那些在跨國公司打工的中國高管和普通員工應該是一個有力的警示,坑害自己的同胞就等于糟蹋人家的品牌,到頭來只會兩邊不討好。
來源:深圳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