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炒風從未停止過,從炒房、炒股、炒金,到現在轉向了炒紅酒。但是,炒風雖盛行但也要冷靜對待,資深業內人士提醒市民,投資紅酒的風險遠遠高于黃金,目前的投資泡沫一旦破滅,多為舶來品的紅酒將受重創。
廣州現炒紅酒熱潮
近來,紅酒被稱為“黃金液體”,引發追捧,不少手有余錢的市民轉向炒紅酒。從事營銷工作的范先生工作11年,最近將原本炒股的部分資金轉炒紅酒,投資10萬元購買了“知名度”最高的1982年法國拉斐,如寶貝般珍藏在家,等待升值奇跡。在濱江東路,記者留意到,從新珠江大酒店至珠江泳場路段,在2009年還只有一家紅酒店,現今已有5家紅酒店。在不少小區,原有的食品類店也改行開紅酒專賣店。
擅于“聞風而動”的銀行也火速推出相應的理財產品,工商銀行與張裕聯手推出愛斐堡酒莊2009年份丁洛特級期酒,限量300桶,每桶定價27萬元,僅十天時間便被搶購一空。
與此同時,海珠區濱江中路江灣大橋西側“花城灣畔”正崛起一個規模宏大的以紅酒品牌為主導的名酒交易中心——廣州星辰名酒交易中心。其負責人透露,10月該中心開業后,市民不僅可以像存錢一樣在這里存酒,還提供24小時的送酒、酒類估值咨詢、名酒真偽及質量鑒別等服務。
原因:10年投資回報率857%
紅酒進入投資領域,在廣州市云山堡葡萄酒業文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衛東看來,與現今人們對于白酒傷身的消費意識有關;其次,隨著國外紅酒進入餐桌,其高價也抬高了紅酒的投資價值。
廣東省酒類專賣管理局副局長朱思旭介紹,2005年中國進口瓶裝葡萄酒關稅由43%下降到14%,綜合稅率由85.9%下降到48.2%,使得大量進口紅酒涌入中國,銷量呈幾何數增長。
“投資紅酒的市民,最大的動機就是高額回報”,朱衛東告訴記者,以拉菲為例,根據倫敦國際紅酒商交易協會的統計,1982年出產的法國紅酒拉菲,2006年~2007年價格為1.2~1.3萬元,此后一路攀升至4~5萬元,直到現在的8~9萬元。10年間的投資回報率高達857%。而同一時期,黃金的漲幅僅為4倍。
來源:信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