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新聞網10月9日電 (通訊員 馮永樂)連日來,靈臺縣大力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出臺獎補政策,讓低產旱田變成了“保險田”,共推廣種植全膜小麥5000畝,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時值午后,艷陽高照,上良鄉幾位農民仍在麥田里勞作著。農民杜林科表示,“如今縣上出臺了全膜覆土穴小麥種植獎補政策,還派技術人員下鄉來開展指導,在旱區種糧,咱心里真是越來越有底了。”
種植全膜小麥有什么好處?正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種植全膜小麥的省農技推廣站推廣科科長劉廣才解釋說,全膜技術種植的小麥苗齊,長勢良好,顯示出頑強的抗旱優勢,無論是種全膜玉米,還是穴播小麥,一畝地用膜量都在6公斤左右,一公斤地膜按12元計算,畝投入僅72元。全膜覆土穴播平均畝產達380公斤,較露地小麥增產178公斤,最高畝產達到503公斤。
據靈臺縣農牧局負責人介紹,今年該該縣積極整合項目,多方籌措資金,在全面落實省上每畝補貼地膜1.5公斤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對全膜覆土穴播小麥每畝再補貼地膜3.5公斤,發放化肥補助92元,機械覆膜費60元,并對小麥良種按每斤1元的標準進行補貼,免費投放機械覆膜機6臺,播種機100臺。并且積極協調農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向農戶投放貸款,引導群眾進一步加大對化肥、農藥、殺蟲劑等農資的投入。搶抓近期的晴好天氣,合理調配使用機械,采取人機結合、干部參與、鄰里互幫、分組作業等方式,在保證覆膜質量的前提下,集中力量搶時覆膜,切實加快工作進度,讓農民群眾感受到旱作農業的魅力!
靈臺縣按照統一規劃種植區域、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供應優質良種、統一藥劑拌種、統一覆膜播種的“五統一”要求,在梁原鄉朱家灣村建辦1000畝集中連片示范區一處,在獨店鎮廟北、西屯鄉店子、什字鎮中永、上良鄉西門四個村分別建辦200畝以上集中連片示范點1處,切實加大技物投入,采取人機結合,統一組織覆膜,規范技術操作,加快工作進度,擴大示范規模,確保“種一塊、成一塊,種一點、帶一片”,把每一處示范點都建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全面提高示范點建設質量和水平,真正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來源:甘肅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