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陰霾依然揮之不去。就在人們對瘦肉精、塑化劑等食品安全問題仍心有余悸的時候,北京近期又爆出"蒸功夫"包子店違規使用神秘香精調餡的事件。這不得不讓人們深思,身邊的食物,到底還潛藏著多少安全隱患?
今年以來,頻發的食品安全事故,已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屢屢出臺嚴厲懲治措施的同時,濫用食品添加劑、侵蝕公眾利益的事件仍不絕于耳。到底誰是這些事件發生背后的推手?食品添加劑是否會成為懸在食品工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然而,在探尋食品安全之禍起因的背后,更應面對的是,民眾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那些應知而未知的疑惑,禍與惑,考驗著大眾對食品行業安全的信心。
濫用的食品添加劑
"對于食品安全,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新聞,除了近期曝光的"香精包子"問題,瘦肉精、牛肉膏、毒生姜、毒豆芽等這些觸目驚心事件的發生,讓我們感覺每天都吃著不安穩的東西。"在日前召開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建設發展論壇上,北京滿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包化富表示,我們應該更多檢討人性和道德,而不能僅僅歸結于技術和產品。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里特在論壇上也指出,技術的發達對食品操作性增強,農藥、添加劑本來就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的科技成果,但一些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為了片面地追求產量和利潤,非法或者不適當地使用化學藥劑,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事實上,制售、濫用已經成為當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重要安全隱患。例如震驚全國的河南"瘦肉精"一案中,主犯之一的劉襄曾就讀化學合成專業,懷揣著暴富夢想的他,利用專業知識研制生產出鹽酸克倫特羅(俗稱"瘦肉精"),在轉手倒賣"瘦肉精"暴利的驅使下,最初那種"想掙點錢,想創業"的想法也變得扭曲。而在流通環節,在走訪北京的一些食品添加劑店時,對于記者關心的添加劑劑量問題,店主均只是說明了其中的配比范圍,而至于如果超量使用可能產生的問題,則是含糊不清。"按說明中的最大配比用量也就夠了。你想多放些,這個我們管不著。"
"每一種食品添加劑都有特定的用途,同時也規定了包括限制用量等使用標準,但如果真正進入了流通市場,還是會存在被濫用的可能,出現違規行為。"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研究部主管羅之綱博士,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也表示擔憂。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