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今年的白酒漲價,首當其沖是茅臺酒,從以往的四、五百元一瓶,漲到了一千多甚至兩千元。而且這種瘋狂地漲價行為不但沒有影響銷售,反而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有茅老大在前,其他有品牌自然也不甘示弱:五糧液從9月10日起對產品出廠價上調約20%~30%;洋河股份稱鑒于產品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自13日起上調出廠價,“藍色經典”系列均價漲約一成;“珍寶坊”系列等約漲5%。
“酒瘋”如何管?
因原材料及物流等因素的影響適當提高價格,這點是可以被認同的。但是,現在的白酒漲價則帶有一定的惡意,或者說是反市場行為。你茅臺都漲價了那么多,我的酒質量和名氣都不差,我也能漲價。但茅臺漲價了,卻沒聽說茅臺酒廠產品滯銷。換言之,茅臺再漲一千元,也不會滯銷,因為中國只有一個茅臺酒廠,而且它是中國第一品牌,歷史悠久,在海內外擁有極佳的信譽。拿國內情況來說,你再怎么漲價,該買的人還是一樣買,毫不猶豫,因為很多人可能自己從來不喝,而是拿來送禮,所謂“辦事酒”、“人情酒”、“腐敗酒”。
那么,是不是說只要有市場就可以隨意漲價,發改委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呢?不是,要是那樣的話,要價格司干啥。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對商品的價格不能過于干涉,但是,商家也不能因為市場經濟而偏離了價值規律。如果價格與價值相差懸殊,那就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是對市場經濟的破壞。
管了“酒瘋”又如何?
白酒漲價新聞沸沸揚揚,而在老百姓中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反映,因為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喝茅臺、不喝五糧液。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什么,是豬肉漲價,是柴米油鹽漲價,這些伴隨著他們每一天的生活起居,而茅臺、五糧液,不存在于他們的基本生活之中。所以這次白酒漲價,關注度其實大都限于行業和相關媒體內。
當然,白酒漲價該管還是得管,但是,當下更重要的是先要把豬肉的價格管好、柴米油鹽的價格管好,因為這些才真正關系到民生,才是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鏈中最基層也是最至關重要的環節。
來源:糖酒快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