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布對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結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質水榜上有名,令人震驚。(9月6日新華網)
看到過“精品超市礦泉水賣800元一瓶”那種新聞,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商家有什么底氣將水賣得那么貴?現在,恐怕一個答案就擺在面前,因為“安全無害”。在食品消費上,我歷來是一個特別沒有安全感的人,“知名企業賣的品牌水也有問題”這樣的新聞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打擊,大的都不安全了?小的還可靠嗎?
在喝水這件事情上,世界衛生組織曾提供過這樣一種參考標準,健康飲用水必須符合六個條件,即:不含有害物質、含有適量的礦物質、硬度適中、含氧豐富、水分子團小、ph值為弱堿性。從這個角度而言,最接近這種標準的飲用水無疑是白開水。在臺灣,當塑化劑風波滾滾來襲的時候,醫療工作者們給公眾的忠告是,多喝白開水。在醫院,對發燒等身體虛弱的病人,醫生們開出的健康宣教通常有一條,多喝水,這里特指的是白開水。而今,為什么最好最安全的水卻被大大多數人淘汰,逐漸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桶裝或瓶裝的純凈水或礦泉水,還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功能飲料?
一個是商家們的“洗腦有方”,他們花重金請明星代言做廣告,不斷重復給人們灌輸“白開水比不上商業飲用水”的觀念,讓很多人以為,喝商業飲用水是一種更安全的選擇,喝飲料是一種時尚。每天,那些無處不在的飲用水廣告在社會各個角落發出這樣的誘惑,親,來喝我們的水吧!口感多棒!我們為你添加了多少你需要的礦物質營養成分!商家們總是無處不在的絞盡腦汁,想盡辦法通過各種廣告營銷手段來培育他們的忠實粉絲。
其次,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漸養成不喝白開水的習慣,在這里,恐怕依然還是口感和心理等因素在作怪。我的太太就從來不喝白開水,只喝桶裝的純凈水,她會認為,白開水味道苦,而桶裝的純凈水顯然味道更好,更清甜。一旦喝成習慣,你讓她改喝其它水,就非常不適應了。
最后,生活快節奏下,人越來越“懶”也是一方面。很多時候,為什么我明明知道長期喝桶裝水對身體不好,但卻懶得自己去燒開水,認為這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也不知道危害有多大。不過從今天起,我還是打算“復古”,多燒一點白開水喝。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喝不起800元一瓶的精裝無公害礦泉水,也只能喝多點白開水了。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