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轉基因食品不斷問世,逐漸走上人們的餐桌,進入人們的食物鏈。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農藥的危害,我們吃的食品都是新鮮的,我們的食品不會短缺,也許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補充胰島素,也許我們會見到多種水果擺在藥店里出售,補鈣的、補鐵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轉基因技術將讓這些變成不可思議的現實。科學家們利用一把神奇的“剪刀”把一種生物的基因剪切下來,粘貼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中,讓它獲得了一種不能天然擁有的品質。然而,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產物,我們應該欣然接受還是抗拒到底呢?
轉基因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世界五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分別為美國、加拿大、阿根廷、中國及巴西。我國至少已有水稻、蕃茄、甜椒、抗蟲棉等6個品種獲準投入商業化生產。目前,國外大量的轉基因農產品已被直接或間接地制成人類食品。美國甚至有60%的零售食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另外,世界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已占大豆種植面積的6成以上,食品在加工過程中被轉基因大豆、玉米原料污染尤其常見。
由此可見,我們吃的米飯,喝的豆漿,炒菜用的玉米油、花生油,各種零食和水果等,都有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誰也不能肯定自己從沒吃進過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給我們帶來的憂慮
由于轉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其安全性問題引起了世界極大的關注及爭論,焦點主要在于轉基因食品對生態環境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例如轉入了抗除草劑的植物,自身可能演變成超級雜草;轉基因生物產生的新蛋白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然而轉基因給我們帶來的憂慮遠不僅于此。目前90%的轉基因種子來自美國孟山都公司,這家基因工程巨頭公司60%的銷售收入來自于轉基因種植產品和技術授權,如果他們成功鞏固專利種子在銷售中的份額,他們將可以通過控制種子來控制食品供應鏈而贏利。
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制度
一般有害的食品污染物,超標攝入后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往往是可預測的。而轉基因則不然,人們也無法從食品的外觀分辨出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在轉基因生物法律規制框架中,轉基因標識制度是與公眾聯系最緊密的部分,只有積極推行轉基因標識制度,才能切實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