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味千拉面、肯德基豆漿,一個個接連“挑逗”著國人的敏感神經。這回,輪到醋“發作”了。
真是“醋”不及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醋漫不經心地就將了老百姓一軍!
盡管山西省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糾正之前記者的“誤讀誤報”“陳醋95%為勾兌”為“山西95%以上的醋是添加了國家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且根據專家們的觀點,只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添加,不超量不超范圍使用,就不存在安全問題。但是,老百姓的神經還是再次被觸動了不超量不超范圍使用,可能嗎?太多的不法生產者出于降低成本、提高產量、縮短生產周期、或者延長保質期等等的利益誘惑,標準往往被人為松動,加上監管上的不到位,合理添加往往發展成了亂添加、濫添加,食品安全隱憂重重。
“陳醋勾兌門”事件,給老百姓平添了不少煩惱。這不是老百姓愛疑神疑鬼,而是瘦肉精、三聚氰胺,這些食品案例已經給老百姓上了很深刻的生活課,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訓。所以,對這些食品多加懷疑一點也不為過,這只是老百姓警覺了,對自己身體健康采取了更加負責的態度。怪只怪,現行中國醋業,還有其他各個行業的標準太混亂,以至于一有風吹草動便神經兮兮。
王建忠介紹,勾兌醋分兩種,一種是冰醋酸勾兌的,一種是加苯甲酸鈉防腐的,放添加劑的占了95%,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純釀的6度老陳醋,幾乎就不多,占市場份額不到5%。另外,相關專家表示,現行的國家標準還不夠完善,目前的檢測手段很難區分釀造醋和勾兌醋。而市場上,一些廠家因擔心消費者對勾兌醋有抵制情緒,因此在勾兌醋產品上標名為釀造醋。撇開食品安全不說,這很明顯就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有獲悉所購產品真實、可靠信息的權利,商家這么一折騰,即便是合理勾兌出來的醋產品,也不能不讓消費者懷疑其是否可安全食用。
不得不發問拿什么來拯救你,食品安全信心。
來源: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