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四攀升至三個月高位,1月棕櫚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8%至每噸3,119令吉。
綜合媒體11月10日消息,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四攀升至三個月高位,此前公布的報告顯示庫存意外下滑促使投資者關注今年稍晚多變的天氣沖擊產量的前景。
盤中棕櫚油期貨位于平盤水準震蕩不定,因投資者自原油期貨漲勢中尋找交投指引,在尾盤,產量憂慮亦為市場提供支撐。
今日棕櫚油期貨開盤下滑,因歐洲債務危機或拖累全球經濟成長的憂慮攀升,并引發股市和商品市場賣盤壓力。
馬來西亞政府報告,在出口強勁背景下,棕櫚油庫存減少1.6%,加強了這樣的擔憂,即最后一季,在季風季和拉尼娜氣候遏制產出時,供應將吃緊。
意大利借款成本周三到達臨界點,此前意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堅持提前大選而非組建過渡政府,使得不穩定性可能持續,并激起歐元區可能分裂的憂慮。
一外資商品經紀公司交易員稱,“市場不是反映歐元區情勢的模式。”
“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意外下滑,顯示產量趨緩,若變化莫測的天氣來臨,棕櫚油價格可能大漲。”
1月棕櫚油期貨結算價上漲2.8%至每噸3,119令吉,為今年8月3日以來最高,盤中該合約一度攀升3.2%至每噸3,130令吉,為自8月3日以來最高點。
船運調查機構its周四稱,馬來西亞11月1-10日出口棕櫚油467,600噸,較上月減少5.9%。這一水平高于市場預期的455,000噸。
另一船運調查機構sgs稱,該國11月1-10日出口棕櫚油457,696噸,較上月減少6%。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周四公布,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較上月減少1.6%至210萬噸。
10月棕櫚油產量較上月增長2.1%至191萬噸,因單產維持較高水平,但2010年厄爾尼諾現象的后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顯現。
10月出口攀升19%至184萬噸,受中國及巴基斯坦補庫及一些歐洲訂單扶助。
馬拉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出產國。
馬來西亞第二大種植商--ioicorp的總裁leeshincheng稱,估計棕櫚油價格或繼續走高,明年上半年或上漲至每噸3,300令吉,因來自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需求強勁。
他還表示,“難以預見的不利天氣也可能影響棕櫚油產出。”
同時市場人士在關注行業分析師dorabmistry本周末在廣州舉行的一個行業會議上將作出的關鍵棕櫚油價格預估。
交易商稱,這或許促使部分投資者提前在周五鎖定獲利或扎平部位。
bmd毛棕櫚油未平倉合為134,219手,周三為133,801手。1手等于25噸.
成交量為31,293手,周三為23,485手。
來源:財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