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媒體10月13日報道,洲際交易所(ice)期棉13日收升,分析師說市場傳聞中國買入棉花補充棉花庫存,市場未受利空政府作物報告,技術面疲弱和金融市場走低所影響。
ice指標12月棉花期約收升1.05美分,報收于1.0156美元美元/磅,盤中交投區間介于1.0011美元/磅至1.0248美元/磅。過去15個交易日內該市場交投區間為0.98美元/磅至1.04美元/磅。
湯森路透初步數據顯示,13日成交量為逾11,500手,較30日均值高逾10%。
商品企業keith brown and co總裁布朗(keith brown)表示,“盡管金融市場因中國貿易順差收窄而下跌,但棉花市場表現亮麗。”他指出,過去幾天12月合約未能收在1.04美元/磅上方,暗示棉花合約將回落至1美元/磅以下,且可能下探近期低位0.98美元/磅。
12日美國農業部(usda)上調2011/2012年全球期末庫存預期至5,483萬包,上月的預期為5,191萬包。農業部還將全球棉花產量預期從之前的1.2296億包上調至1.2419億包,將全球棉花消費預期從上月的1.1522億包下調至1.1438億包。
布朗認為,以上原因應該壓低棉花價格,但相反的是,期棉價格走強。
分析師指出,主要的可能因素是中國買入棉花,重建中國棉花庫存。在2010年棉花創紀錄攀升后,中國減少棉花庫存以穩定國內棉花價格。
來源:世華財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