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日前宣布,從10月1日起,將對我國出口茶葉采取新的進境口岸檢驗措施,要求所有從中國進口的茶葉必須通過歐盟指定口岸進入;所有貨物必須有常規入境文件才被允許進入指定口岸;將對10%的貨物進行農藥檢測,如果該批貨物被抽中,則要實施100%抽樣檢測(每一個麻袋)。此次歐盟抽樣檢測的農殘項目指標也有所提高,主要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都更加嚴格。面對歐盟此次出臺的新措施,相關部門和企業普遍認為,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茶葉出口,甚至造成國內茶企重新洗牌。
歐盟新規增加了出口難度
浙江省茶葉產業協會秘書長胡迪鈞表示,國際上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一直在改變,如果企業對國外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不夠了解,情況一旦發生變化,就很容易踩到“地雷”。此外,歐盟規定今后從中國進口的茶葉必須從指定口岸進入,對茶葉企業和進口商來說,將增加內陸中轉運輸的成本,這無疑將加劇企業本就高企的成本壓力。
福建省茶葉學會副秘書長姚信恩則認為,雖然出口難度有所增加,但是國內茶葉企業沒必要過于恐懼和悲哀。“歐盟等國外市場對我國出口茶葉提高檢測標準不是一次兩次了,大部分出口茶企逐步具備了應對此類問題的能力,同時從心理上、管理上、技術上都已經有所準備。”
或造成國內茶企重新洗牌
歐盟提高我國茶葉出口“門檻”,對茶葉企業生產、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溪八馬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禮認為,出口茶葉要打破壁壘,應當認真分析銷售市場的準入要求,比如具體采用哪些檢測指標,每項指標又是什么標準,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在生產過程中,企業需要確保種茶基地環境過關,土壤達標,保護并修復生態環境;要對基地施肥、用藥等進行統一管理,使用農家肥、生物肥等,避免農藥殘留;要加強技術培訓和質量管控,確保茶葉生產過程不出問題。
“這次短暫的陣痛過后,國內茶企又會迎來一次重新洗牌。對早做準備、信心堅定的品牌企業而言,歐盟提高檢測標準反而能夠促進事業更快發展;而那些跟不上腳步的企業,則將逐漸被淘汰出市場。”王文禮說。
新的出口門檻也對相關部門和機構提出了考驗。面對歐盟新規可能帶來的沖擊,企業普遍表示,希望政府部門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很多企業還建議國內相關科研機構加強對生物藥的研制開發,減少甚至消除農藥殘留。
來源:新華報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