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大商所黑龍江產區大豆玉米秋季考察西線的第二日,考察團一行從綏化市出發,路經綏棱、海倫、北安等地,沿途并未發現類似前一日在呼蘭、巴彥、望奎等地玉米田大面積倒伏的現象。隨著行程逐漸深入大豆主產區,記者發現當地大豆貿易商活躍度開始增加,已有一些糧商開始小規模收購大豆,且價格普遍高于去年。
新豆開秤價格走高
在綏棱縣張維屯,記者注意到不少路邊庭院打出了收購招牌,價碼從每斤2元到2.2元不等。據民祥村村長孫德山稱,當地作為綏化一帶較大的大豆集散地,每年能收購大豆15萬—20萬噸。“不過由于種植面積減少,今年很難達到這個數字。”孫德山稱,今年本地大豆種植面積減少30%左右,加之種植成本和物價的上升,目前附近大豆開秤收購的價格也較往年提高不少,最低每斤2.05元。
北安市長水河農場一位姓傅的農戶介紹,今年當地大豆種植成本約450—470元/畝。按畝產350斤,每斤2元,一坰地(15畝)收益在三千元左右,對比水稻和玉米每坰上萬元的收入低很多。據了解,目前貿易商收購的大豆多作為商品豆賣給加工企業。一位張姓糧販稱,自己今年收購品質較好的大豆價格在2.2元/斤,賣給加工廠的價格則是2.4元/斤。
海倫市成瑞工貿公司的陳英健已在當地從事了十幾年的大豆貿易。他告訴記者,雖然今年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但目前該地區大豆單產還不錯。“情況好的一坰地能打5500多斤大豆,一般的豆田也能打4500斤。雖然個別地方出現倒伏現象,但對整體產量影響不大。”他預計今年黑龍江整個地區大豆可能減產10%—15%。
貿易商看好大豆后市
對于目前的收購價格,陳英健認為,長期來看大豆價格可能正在醞釀一波行情。陳英健判斷,從期貨盤面和美豆的情況看,大豆市場還處于弱勢,未來數十日都可能處在低位盤整期。加之10月份新豆上市,市場收購價格應該會有所回落,“豆價若能到1.95元/斤,就會敞開收購”。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